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缺乏爱。因为缺乏爱,所以感到不安全,心生恐惧,从而焦虑或抑郁。
小孩子出心理问题,不是父母没有爱,而是没有真爱,不懂怎么爱。也没有教会小孩子去爱,怎么去爱。
有人问爱是什么?
巴关说,爱不是依赖,不是占有,不是渴望被爱,不是恐惧,不是期待;爱是祝福,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他并没有说爱是真理,爱是神圣的,或者爱就是神。他只说爱不是什么,而这确实反映了我们内在的情形。了解什么不是爱,必然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爱有多么的疏远,才会让生活充满了痛苦。
依赖、占有与爱是截然不同的,那只是出于拥有的需求。当你依赖一个人时,会希望对方爱你,关心你,支持你的主张,这段关系中就缺乏了自由。如果你依赖的人没有满足你的期待,你就会憎恨他。
童年的你不快乐,因为你希望有人爱你,却感到孤单,你不希望父母的爱被兄弟姐妹瓜分。一段时间之后,对爱的追寻会延续到学校的老师,最后延续到伴侣身上,认为伴侣只能爱你一个人,你占据了他所有的注意力与时间,是他唯一重要的人。不幸的是,事实却非如此,父母、家人、朋友、工作、金钱、欢乐等其他许多人事物对你的伴侣也相当重要。而后,爱的追寻又延续到孩子,甚至孙子身上,生命依然是漫长的等待过程,你常常会考验身边亲密的人是否真的爱你,结果却只是失望与愤怒。
请停下来问自己:「我拥有爱吗?」你所认为的爱不过是对爱的索求、渴望与乞讨,你以为对爱的渴求就是爱,你期待别人爱你,别人也希望你爱他们,结果就是挫折、愤怒与失望。
巴关说:缺乏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每个人的内在都是空虚的,为了填满空虚,人们会利用关系,不断的想要感觉被爱,因此一段关系中往往会萌生占有欲。而当爱是一种占有时,就会产生失去爱的恐惧。人破坏了自己与他人的自由,却声称源于恐惧的行为是爱,但真相是,人们不爱自己,关系不过是爱自己的手段,人们试图透过关系来满足自己。
请了解到,你只能对他人做你会对自己做的事,一切的爱都只能从爱自己开始。明白这点之后,你就会了解,你与自己内在连结的方式,正是你与他人连结的方式。
如果一个人谴责、批判自己的每个思想、话语与行动,必然也会对他人做相同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被自己的缺点困扰,他也会因为他人的缺点而去折磨对方。而当他不再与自己对抗,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时,就会爱上自己,与自己的内在和解,也与世界和解。
他会发现爱是宇宙的本质,是一个人真正的本质。
越来越深入实相之后,你会发现实相是空的,万物皆空。这样的空就是爱,也就是我要告诉你的那种爱。而你必须透过体验,才会知道那是什么。在第一个层次,你必须觉醒;第二个层次,则是让神(临在、存在、真相······)到来。此时,你才会知道这种爱是什么。不管你的眼里看到何人,甚至是看到一只蚂蚁,你都会感受到这种爱。这种爱不需要原因或理由。一般你所知道的爱都会有个原因,像是因为对方是你的小孩、太太或朋友,所以你爱他。然而,一旦体验到毫无原由的爱,代表你已处于合一的状态,这时,你跟路上的狗、麻疯病人、乞丐、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分别,这是全然的合一状态。这种爱来自合一,所以不需要任何原因或理由。你最终会发现,存在的只有爱。
佛门里不谈爱,因为有爱就有恨,而是要超越爱与恨的对立,不思爱,不思恨,慈悲一切。慈悲就是真爱,是无条件的爱。
我们看看一行禅师是如何谈真爱的?
慈:熄灭愤怒与无名
真爱的第一方面是慈,是给予喜悦、幸福的意愿和能力。长久以来,我们用“爱”这个字来指食欲或欲望,像是“我爱汉堡”。我们要更小心地用字。“爱”是个很美丽的字,我们要归还它原本的意思。梵文的maitri,源自mitra(朋友)。在佛教中,爱的最基本意义是友情。
要培养这能力,就要谛观和谛听,这样我们将知道做些什么会使别人幸福,做些什么会使别人不快乐。慈,不是给你爱的人不需要的东西。你必须要明白他的情况,或明白你所提供的东西会不会使他不快乐。
在东南亚,有很多人嗜吃一种大大的、有刺的水果叫榴莲,你甚至可以说他们吃上瘾了。榴莲的味道很强,有人吃完后还把皮放到床下,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闻这味道。对我而言,榴莲的味道却是恐怖无比。有一天,我在越南的庙里念经,供桌上有一颗供佛的榴莲。我一边敲着木鱼和大磬,一边念《法华经》,可是一点也没办法专心。终于,我把大磬抱到供桌上,翻过来,盖住那颗榴莲,我才能继续诵经。诵经后,我向佛陀行礼,并释放那颗榴莲。如果你跟我说:“师父,我很敬爱您,我想要请您吃榴莲。”我会苦不堪言。你敬爱我,你要我快乐,但你要我吃榴莲。这就是一个有爱而无理解的例子。你的用意是很好,但你没有正确地理解。
没有理解,你的爱就不是真爱。你必须要有谛观,去明白、去理解你所爱的人的需要、渴望及痛苦。我们都需要爱。像空气似的,爱很自然地为我们带来喜悦和幸福。我们被空气爱着,我们需要新鲜的空气来得到快乐和幸福。我们被树木爱着,我们需要树木来得到健康。要被爱,我们就要爱;换言之,就要去理解。要爱绵延,我们就要采取适当的行动或非行动来保护空气、树木和我们所爱的人。
在我们的心中,都有爱的种子。我们可以培养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馈的无条件之爱。当对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伤害过我们,我们也会无法抗拒地要去爱他。释迦牟尼佛授记,下一劫的佛是弥勒佛——爱之佛。
悲:熄灭忧郁与焦虑
真爱的第二方面是悲,也就是止息和转化痛苦、减轻忧伤的意愿和能力。悲,在英文里,悲通常被译成
要培养心中的悲,就要练习正念呼吸、谛听和谛观。《法华经》形容观世音菩萨“慈眼视众生,谛听世间苦”。悲,是带有深刻关怀的。你知道某人苦不堪言,所以你紧紧地坐到他旁边,看着他、倾听他,以便感受他的苦楚。你和他有深刻的沟通和心灵交流,仅是如此,就可以替他带来些许的安慰。
一句慈悲的话、行动或念头,就可以减缓另一个人的痛苦,带给他喜悦。言语可以带来安慰和自信,摧毁疑虑,帮助他人避免犯错,或是打开解脱的大门。行动可以救人命,或帮助他掌握难得的机会。念头也是如此,因为紧跟着念头的会是言语和行动。悲心,可以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带来奇迹。
我初出家时,想不通为什么在这个处处痛苦的世界里,佛陀仍旧有着美丽的微笑。难道他不会受世间的痛苦所干扰?后来,我发现佛陀有足够的理解、冷静和力量,因此痛苦击不倒他。因为他知道怎样去对付痛苦,怎样去转化痛苦,所以他有办法对痛苦微笑。我们要觉察痛苦,但也要保持清醒、冷静和力量。这样我们才有办法转化情况。若有悲,泪水汪洋也淹没不了我们。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依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