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周周练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
TUhjnbcbe - 2022/11/21 19:56:00

1、《漱玉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答案:C

解析:《漱玉词》是由宋代李清照编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属于辞职命由济南李清照库区前的漱玉泉得名。

2、《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答案:A

解析:《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了15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民间乐歌称15国风,共篇,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宫廷乐歌共篇,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和诗歌,内容都是歌颂祖先的功业共40首,其中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3、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A.鲁迅,沈雁冰,冰心

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

C.鲁迅,郁达夫,冰心

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

答案:D

解析:文学研究会于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后来陆续陆续发展的会员有谢婉莹,*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丐尊,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共达一百七十余人,成立时发表有《文学研究会宣言》及《文学研究会简章》。

4、王昌龄《从*行》其四的体裁是()

A.五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杂言诗

答案:B

解析:《从*行》其四的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该诗是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抒发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答案:A

解析:艾青(~)现代诗人《我爱这士地》一诗写于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得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6、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答案:D

解析:《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短歌行》的背景是当时由于曹操在*事上的失利,统一事业受到严重障碍。感到年华易老,壮志难酬,发出了“人生几何”和“去日苦多”的慨叹;引用《子衿》和《鹿鸣》的诗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最后以周公自比,抒发了延揽人才,使天下归心的愿望。

7、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案:C

解析:C项,该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杜陵叟》,大意是:虐待百姓、伤害万物的就是豺狼,何必一定要长着钩一样的爪子,锯一样的牙齿撕吃人肉的才是豺狼呢?这是白居易对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的痛斥,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8、在《李将*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细节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答案:B

解析:“中石没镞”的意思是将石头射穿,“中石没镞”是一个典故,即李广以箭术和马术见长,有一次将石头当成猛虎,使出浑身力气射出箭,力量之大竟射穿石头。对典故的描写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

9、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

B、结庐在人境

C、悠然见南山

D、心远地自偏

答案:D

解析:《饮酒》一诗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的心情。D项,“心远地自偏”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中。只要每个人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世俗的官场,那么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

10、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B.茅盾--《子夜》、《香市》

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

D.曹禺--《雷雨》、《日出》

答案:A

解析:A项,《论毅力》的作者是梁启超,毅力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11、“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周》《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答案:B

解析:“多行不义必自毙”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出自《春秋左传·隐公》名篇《郑伯克段于鄢》。“贻笑大方”现指让内行人笑话,出自《庄子·秋水》。“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出自《诗经·氓》。

12、闻一多倡导新诗应具有的“三美”是()

A.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韵律的美

B.自然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谐的美

答案:C

解析: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必须具有新格律诗三个美。①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听觉要求。闻一多最重节奏,认为“节奏便是格律”,他要求每个诗包中音节的数量应相等。②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视觉要求。他认为好诗必须有“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他要求借助富有色彩的词藻来创造“浓丽的意象”,以此增添画面的生动,③建筑的美,主要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视觉要求。即美要建筑在音节,句子在一定的比例上。

1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句子是()

A.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锡”通“赐”,表赐予;B选项中“阙”通“掘”,表挖掘;D选项“而”通“尔”,意思是“你们”。

14、《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脱帽著帩头”的是()

A.使君

B.耕者

C.少年

D.行者

答案:C

解析:根据原文“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可见,应是“少年”。

15、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A.贫困潦倒之愁

B.家破人亡之痛

C.报国无门之悲

D.羁旅行役之苦

答案:D

解析: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

16、《香市》的作者是()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宗璞

答案:B

解析:《香市》的作者是茅盾(年7月4日—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本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由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

17、李白《行路难》中运用行为细节描写提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答案:B

解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作者的动作和心理,表现了此时内心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愤及仕途的茫然。

18、下列各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

C.为天下兴利除害

D.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答案:A

解析:A选项“为”表被动,父母宗族皆被杀害;B、C、D、皆为介词,含有“替、给”的含义。

19、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答案:B

解析:A被动句,其中“为所”表被动含义;B“见......于”固定句式,表被动;“于大方之家”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此处是状语后置。C被动句,“为”表被动;D被动句。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的对仗形式是()

A.借对

B.扇对

C.鼎足对

D.流水对

答案:C

解析:鼎足对,又名“燕逐飞花对”,起源于汉代民谣,大量出现在元代散曲中。所谓鼎足对,就是指有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相互组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周练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