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女儿因夜不归宿被父亲当街暴打,有人却认为
TUhjnbcbe - 2022/11/19 22:12:00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http://m.39.net/pf/a_4573539.html

12月6日,广东河源市紫金县街头,一位父亲暴打女儿。在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里,这位父亲拽着女儿的头发,晃头前行,停下来又把女儿薅倒在地,拖拽、扇耳光,甚至扯着头发试图拽离地面、拉起衣服露出背部,女儿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据当地共青团发布的消息,父亲的暴力行为,是因为发现女儿夜不归宿。现在他们已成立事件处置小组,对这位父亲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其正确管教女儿;并将视事件实际侵权程度,必要时联合相关部门为女孩提供法律援助。

家长有管教孩子的权利与义务,但没有随意体罚的权利。这位父亲的暴行,属于殴打虐待,属于家暴子女,是违法行为,应该追究法律责任,这没得说。这种暴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应该发生,也不为法律与伦理所容忍。

值得注意的是,在谴责这位父亲暴行的大势舆论下,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夜不归宿该打”“支持这个父亲的做法”“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己小时候就是被打大的,不算稀罕事”。

这些观点,其实就是把教育目的的正当性,简单等同于教育手段的正当性。似乎只要“为你好”,哪怕手段过激也没问题。这种想法,在现实尤其是村镇社会当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家长暴打孩子也是三天两头上新闻的事情。

在一些人看来,对于玩手机、偷手机、弄丢50块钱、夜不归宿的所谓“不听话”的孩子,这些强力干预的父母,比不闻不问采取放任态度的家长负责任多了。

在理念上批评这样的家长是容易的,但要让他们真正反思和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则要困难得多。父母的教育理念,受到他们自己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约束,很难超脱于他们自身。

设想一下,一个自己谋生艰难,很难有时间、精力参与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父母,在孩子出现一个个“小问题”的时候,没有及时干预,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期,精神沟通已经很难,除了“暴力干预”,他们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会有自己的做事风格,会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此时,父母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形成良性的教育模式,那就会越来越失去沟通能力,最终只能以武力镇压收场。面对外界的批评,这些家长可能也会搬出“为孩子好”的理论,来为自己的野蛮行为辩护。

暴力威胁下强迫孩子顺从,实际上是父辈的教育失能。但“棍棒教育”往往不能纠正孩子不良行为,而会适得其反。在带给孩子皮肉之苦之外,侮辱、谩骂、殴打,被暴力威胁,被心理驱逐,这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无法磨灭的创伤。这显然不是父母想看到的悲剧结果。对于父母或者公权部门来说,多反思是怎么失去“教育能力”的,而不只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儿因夜不归宿被父亲当街暴打,有人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