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影响整个人类,改变现代思想的只是三个犹太人: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和爱因斯坦。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现代心理学鼻祖,其代表作《梦的解析》有心理学第一名著之称,今天我们来解构这本书的主要架构和观点。
本书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梦是什么,它是有意义的吗?
弗洛伊德首先对从古到今有关梦的理论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认为梦是来自神灵之类超自然力量的启示,可以通过梦来预卜未来的福祸吉凶;第二类是把梦作为一种大脑生理活动来进行研究。
弗洛伊德经过分析,指出梦不是超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梦的本质,就是欲望的满足。在实践中,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病人的梦的分析,找出他的精神病症根源,并帮助病人缓解症状。
第二个问题,如果梦是有意义的,它是怎么形成的?
弗洛伊德通过研究发现,那些经过分析而显现出来的梦中欲望,往往是在意识中被排斥,或者是因为不符合道德之类的观念而让人羞于启齿的。因此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有这样一种力量在审查我们的思想,让那些不合时宜的想法不能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这种精神力量,被弗洛伊德称为审查机制。
其实,梦所做的工作也和这个一样,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潜意识当中被压抑和隐藏的欲望改头换面,让我们精神中的那个“审查者”看不出来,这样一来,这种欲望就可以以梦境的方式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梦的伪装”。这种伪装有四种表现方式,
第一种是凝缩,就是指梦的内容其实是高度浓缩的,你回想一个梦,可能内容也就写个一页纸,可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联想分析,那篇幅估计十页八页都写不完。
第二种叫移置,有一些内容因为过于敏感通不过审查,就找其他元素来代替它。
第三种是象征,梦不像我们平时的意识活动那样,习惯用概念来表达含义,所以梦不像一篇文章,而更像一幅图画,它借用的手法不是抽象的概念归纳,而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进行象征。
第四种是润饰,梦的材料往往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部分,而且又经过了凝缩、移置和象征化,所以往往会显得支离破碎,各个部分互不关联。这个时候,就需要润饰作用登场,把这些部分按照可以理解的逻辑串联在一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言之成理,说得通的故事。
正是有了逃避审查机制而进行的各种伪装,才让我们难以辨别梦本来的面目。
第三个问题,梦向我们揭示出了怎样的精神世界?
小孩子做的梦,大多是满足的白天未能满足的欲望,成年人受社会道德等观点的约束,有更多欲望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这些潜意识中的欲望蕴含着巨大的心理能量。白天可以浮现到意识中的那些欲望,其强度是不够的,并不足以形成梦,充其量最多也就是为梦境提供一些素材而已,只有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才有足够的能量来形成梦,弗洛伊德称这种能量为内驱力,并认为人最重要的内驱力是性。
贡献:
《梦的解析》一书中,弗洛伊德提出审查机制的存在,导致有很大一片精神领域是我们的意识无法触及的,引出潜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概念;
把这种隐藏在我们内心的,借助内化的道德对我们的行为加以规范的力量命名为“超我”,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和欲望,被称为“本我”,这就是人格结构理论。
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上面的内驱力概念,是弗洛伊德的重大贡献,而这也成为精神分析的三大理论基石。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他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探寻人类的心灵世界,而不再诉诸宗教和神秘主义,这是革命性的贡献。后辈心理学家阿德勒、荣格、弗洛姆、霍妮等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精神分析理论加以修改和拓展,使其更能够切合现实,演化出心理动力学、人格心理学等新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