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看,我多惨!——当持有这种心理时,必然的一个标配是,你会缺乏动力,去改变自己的惨况。这种展示伤口的行为,其实是在召唤其他人,能替自己解决问题,可又一个标配是,当这个帮助行为带来一些负面反应时,受害者还会把拯救者推出去做挡箭牌——啊,都是这个人干的,和我无关。有时候,这种逻辑极其清晰,受害者因此会显得让人反感。但特别多的时候,这种游戏相当微妙,不是那么清晰,只是作为助人者的你,会感觉到很不舒服,可又说不明白怎么了。最终,只有当你为自己负责,能主动行动,去解决你的问题后,你才会改变这种味道。
2、爱的对立面是非爱,即不表达爱;恨的对立面是非恨,即不表达恨。——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如是说。我觉得自己学精神分析的过程,就是越来越懂得爱的重要性,可同时,各种各样关于爱的定义也不断在瓦解中,甚至逐渐地,不知道该如何定义爱了。例如,当越来越懂得,每个成年人的外在命运,都是内在想象的展现时,最初有的同情心消失了很多,知道中立客观的立场才能带来共情——这比简单的同情难太多。例如,还越来越知道,爱、理解、接纳等词汇,因为看上去正确而容易表达,但恨、拒绝和敌意等词汇,因为不那么正确而难以表达。这一点让我明白,恨意的表达一样重要,而对于也许多数人来讲,它的表达更难。所以,很想写《为何爱会伤人》的续集《为何表达恨那么重要》。恨,不能因为看上去像是「负能量」,而被认为不该存在,当持有这个逻辑时,最终的结果是,爱也将不存在。作为单独的个体,需要在这个世界上展开你的自恋、攻击性和性——这三个精神分析认为的基本生命动力,而在关系中,需要真实地表达爱与恨。真实,是通向真爱的唯一途径。
3、一个人从孩子变成真正的成年人,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这至少有两个标志:完成心理上的弑母和心理上的弑父。必须看清楚,这是心理上,也即,当自己的走向独立与父母的意志发生巨大冲突时,孩子需要做到这一点——基本能坚持住自己的意志,因此要把父母的意志杀掉。还必须注意的是,我使用的是「基本」一词,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当然存在着广泛的互动,而健康的关系,也需要吸纳彼此的信息和能量。
精神分析有一个词叫「见诸行动」,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说的是,某种情绪你在心理层面上不愿意承受,而把它变成了行动。可一旦变成伤害性行动,就容易有巨大代价。像心理弑母心理弑父,这都是情绪层面和想象层面,它可以在心理上流动,但不能见诸行动。像吴谢宇这样弑母,这自然要得到法律的惩罚,我认为死刑是必须的。
见诸行动这个词可以延伸到旁观者身上,看来很多人同情吴,但也就让这份同情在心理层面流动即可,而不要去呼吁为他减刑。如果这种逻辑不断发展,人们就会对对罪犯的了解乃至心理分析产生极大反感。
见诸行动前,这就是一个心理、情绪和想象问题;见诸行动了,就不再是心理问题,而是法律问题了。
4、我可以为你去死。——很多时候,我们愿意这样做,以此来传递一个信息,我是爱你的。但太轻易就传递这个信息时,你即是爱的炮灰,是在极致自虐。做爱的炮灰,容易有一种伟大感。可真把爱活出来,需要对等,需要拒绝,需要边界,需要尊重,需要看见,这难太多了。
5、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6、爱的对立面是非爱——即不表达爱,恨的对立面是非恨——即不表达恨。当爱恨不能表达时,人就容易退缩到知识中,而这时的知识即为「非知识」或者「伪知识」,它的价值不再是为了增加对人性的了解,而是为了正确和牛X。
7、尊重自己的感受,但要把觉知带进来,看看感受是怎么发生的。感受需要有一个容器在,而觉知即是最大的容器。特别是,不能把你的感受,当作是对方的事实,这样就消灭了我与你之间的边界,是在追求共生。合一很美,体验与觉知合一,我与你合一,但共生是另一种东西,只有「我」,没有「你」。
8、你基本上,甚至永远都占理,这是非常可怕的。要么,你是一个自恋的偏执狂,只能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所以觉得自己永远占理。要么,你是一个受虐狂,一直都在牺牲自己,因此一旦发生冲突,你的确占据道义的理。糟糕的是,这两种人搅到一起,前一种人在永远占理的幻觉下不断剥削对方,后一种人则不断在积攒道德资本。最后,前一种人道德、道义上输了,后一种人只获得了道德资本,输得更惨。所以,一切「常有理」的人,都是可疑的。
9、越计较越痛苦
人生,
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
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
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
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
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
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
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
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
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
10、人的最高情商不是心机,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
11、“人生是自己的,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神和口水里。不是所有的言论都需要别人理解,不是所有的选择都需要别人支持。”
12、“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去善良对待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忍让。善良有尺、忍让有度和不懂感恩的人保持距离和得寸进尺的人不要联系”
13、情绪困扰,即「我弱了」,但这是情绪、心灵及关系即心理的虚弱。心理发展高的人,会想法改善心理层级的问题,而发展低的人,会想吃东西,增强身体,导致摄食过多。我也一样,写稿焦虑,吃得略多。
14、咨询中,太多人说,我是一个人长大的。这是一句危险的话语,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有可能是博主所说的这种状态,活在「头脑妈妈」养育中的人。看到这一点,就是重要的开始。
15、父亲有过苦日子,合理化了这一部分,所以有意无意也让女儿苦。但不止这么简单,我们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文化的一个核心功能,是破坏掉一个个人的自尊,让你不管表面上多好,骨子里都是自卑的。你决不能以自己为傲。
16、一个完整的自我,会整合加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有个性化自我的人,能在这三者间切换。集体性自我中,则有人是加害者,有人是受害者,有人是拯救者,像被固定了一样,每个人都只是一个碎片。
17、婴儿后期孩子具备基本能力后,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绝佳时期。他们完成所有事情都有挑战,但这个挑战又基本没成本,当然养育者有时间精力的成本。败了,再来;成了,他们会累积「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
18、觉知你的日常生活之循环,你会发现,你会用各种方式,让你的能量水平,保持在一种你很熟悉的基准上,太低了不行,太高了也不行,低了你会想办法补充能量,太高时,你会想法把它浪费掉,让它降下来。这份能量,如果不断积聚,是可以破坏掉日常生活之环,让你进入一个你不熟悉的新世界。
19、生命力生发不出来,就容易闷烂。这既是形容,也是一种真实描绘。闷烂的生命力,会有一种散发着怪味儿的逻辑:你难以正常地喜怒哀乐了,看什么事都觉得不顺眼。
如果有理性而清醒的脑袋,你会表现得很像是个人,该喜悦说喜悦,该愤怒说愤怒,该悲哀说悲哀,可你缺乏真切的体验,你只是嘴上说说、脑子里想想而已。
如果连这样的脑袋都没有,你会成为一个很讨人嫌的家伙,任何时候你都不会说好听的,什么事你都能挑出毛病,看见大大小小的灾祸,你才能生出一种莫名的开心。
当这些问题出在别人,如父母身上,我们会清晰感受到,那就是,你绝对不可能让他们真正开心。有自控力的这类父母,他们就是自己不开心而已。缺乏自控力的父母,会真向你传递一种逻辑:我不开心都是你惹的。然后你会尽一切努力,让他们开心,但你会发现,这是一种无用功,而这样的父母也会拿言语刺激你。
但这些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你也许就难以观察得那么仔细了,可你能体验到,你能真切地闻到这种怪味儿,因此你会难以喜欢自己。
解药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真实地活着,真实地流淌喜怒哀乐。有点悲哀的是,这竟然有点像是奢侈品了。
20、分析即攻击。这是精神分析圈内常用的一句话,它半是玩笑半是真实。它的根源,是观察者和体验者的矛盾。观察者如头颅,高高在上;体验者如身体,位于下方。因此,分析者容易给体验者一种位于高位的感觉。咨询中,当咨询师没有被来访者体验为「基本善意」前,来访者会不愿意敞开自己,因为我坦诚敞开自己,而你分析时的高高在上的感觉,会让我体验到羞耻。
但是,分析是必须的,来访者也必须面临这一情景,并且去觉知分析中的这份因谁高谁低带来的羞耻感。
人会追求一种合一感,最好是观察者和体验者彻底合二为一,那会是最美妙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析一个体验,会让来访者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分裂,他的注意力不能全然地待在体验中,得分一部分到认知中。这也是分析即攻击的一个根本原因。
不过,根本的分裂,不是体验和观察的分裂,而是善与恶的分裂,好与坏的分裂,生与死的分裂。在观察者和体验者的分裂前,这些体验层面的根本分裂,早已发生。因此观察是必须的,观察不仅是在认识体验,也像是在弥合分裂带来的各种裂痕。同时觉知也是一个巨大的容器,甚至是最大的容器,在容纳分裂带来的各种碎片,甚至是根本冲突。
当根本对立的体验在深刻弥合时,观察者就可以暂时退下;当全然弥合发生时,观察就可以不存在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一定要知道,所有的分析和观察,都是假设,只有当事人的体验层面,才可感知到真相。
存在只可被体验,不可被计算。
2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记得禅学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个武师为了挑战一个和尚,打了对方一个耳光,但和尚微笑着没有应战。武师认为自己胜利了,很是得意。三年后随着武功修为的进阶,武师感受到武学中“无敌无我”的高深境界,深深后悔当初自己鲁莽。于是找和尚登门道歉,希望和尚还自己一个耳光。和尚微笑着说:“站在你面前的不是三年前那个和尚,你也不是三年前那个武师,我们之间没有过节啊。”
还有一个故事:
一个人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北京奋斗,经过多年的打拼,有了婚姻和孩子,有了一套小小的住房。慢慢地,工作中的竞争与压力消磨了他的斗志,尤其是看到那些在家乡城市工作的同学,原本能力不如他,现在却住着很大的房子,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收入,妻子娇美孩子聪慧,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家乡小城的自然环境山清水秀,远比住在北京拥挤、嘈杂、污染、水泥森林里要舒适悠闲得多,于是他的内心有了后悔。想当年,同学们对他能在北京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多么的羡慕,现在轮着他来羡慕别人了。
生活就是这样,此一时,彼一时,我们永远不能预见未来是什么样。每个人都玩过迷宫的游戏,是左是右我们必须在每一个交叉口做选择,得与失是同时并行着。过去生活艰苦,但故事中的他认为在北京可以接触到高尚的文化、音乐和戏剧而聊以自慰,现在倒是那些远在故乡的人打着“飞的”来北京看演出、泡酒吧,体验高雅的生活,在北京的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更少了这样的雅趣。
对迷宫来说,选错了还可以回去重来,生活却不能像倒带那样倒回去。
人的心理有这样一个特征,得到的东西会被看轻,未曾得到的东西会日益变重。其实后悔是一种人类普遍的心理现实,当一个人部分或者全面拒绝接受现实,想逃离现实的时候,后悔为逃避现实找到一个借口。
如果我们不喜欢现实中的人和事,后悔当初的选择也为我们的不喜欢、不接纳、不适应找到理由。心理分析认为后悔是一种针对自己的否定,看起来是指向过去的我,本质上是攻击当下的自己。不过在很多时候,后悔也有很积极的意义,经历刻骨铭心的后悔之痛也许会找到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为未来点亮一盏明灯。
人其实应该对过去的选择报以敬畏之心,如果想到“如果生命重来,在那时那刻你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就无疑是对后悔情绪的一种警醒。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过去发生的事,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时过境迁,现在的我其实并不真正理解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也无权去评价当初的选择。
自我是一个流动着的概念,每一个体验都在改变着自我的内涵,让人意识到过去未曾意识到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评价他人的选择,生命自由自在之道,该经历的艰难险阻还得去经历,不然生命就无法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内涵,经历过你才活过,不想经历苦也未知甜的意义。经由后悔你可以再选择未来,而非过去,明白这一点,后悔就是一个有价值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