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育儿经众多,妈妈们多了很多资讯和选择。同时,早被心理学证伪和批判的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也在中国疯传,比如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训练法等等。作为心理医生,听了众多来访者的故事,深知这些方法对婴儿造成的创伤难以逆转,很心痛,于是写下一些常识。这些常识,是真实的个案累积和不断自我分析体验的结果,理论上以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主。客体关系学派对母婴关系有长期大量的案例追踪和成熟的理论架构,向求知的朋友们推荐;另外,向妈妈们推荐“希尔斯亲密育儿法”。
关于人格的形成。
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大;心理问题越严重,可推测其创伤开始越在早期。早期亲子关系模式奠定孩子的人格基础。1岁前的孩子处在全能自恋中,感觉自己和整个世界相融,这种感觉需要妈妈和孩子一体般的呼应来维持。妈妈就像孩子的镜子,孩子透过妈妈的脸,“看到”自己,确认自己的存在。相反,如果微笑、哭闹、饥饿等等表达,经常得不到妈妈的及时回应,孩子会陷入最可怕的感觉--不存在感。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的成因中,都有全能自恋重度受损。我的另一篇文章总结过母婴的四种回应模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心理学上父母与孩子互动的四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