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张庭铭
“你好,我想问下我这几天每天都睡不好,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2月25日,上午9点50分,正医院值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的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邓娜接到一个市民打来的咨询电话。
在疫情期间,心理援助到底在疏导大众和医务工作者情绪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又会对大家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当日,记者来到承担成都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工作医院临床心理科进行现场探访。
对于求助者:相当于高压锅上的减压阀
在临床心理科,记者看到一层楼被分了4个部分,分别为心理热线服务区、网络在线区以及现场干预区,每个部分还被单独隔离成为了3个独立的房间,每个房间内都有专家进行值守。
“其实,我们心理援助就是充当高压锅上减压阀的效果,让大家淤积在心里面的情绪有个出口释放出来。”医院临床心理科病区主任何宗岭介绍,一般来说,他们会根据求助者的不同情况,决定心理援助方式。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他们就会出现场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不久前,临床心理科接医院的求助一对被确诊新冠肺炎的母女先后被分别隔离,再加上确诊后长期心理压抑,其中女儿面临情绪崩溃。“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可能产生一些暴力行为,威胁医务人员和患者自身的安全。”接到信息后,医院医务科副科长、主治医师潘柯良和同事一起赶到了现场。
到了现场后,潘柯良和同事对患者实施了心理干预,并告诉他们要有信心一定能够治愈。“前几天我们进行回访,医院反馈效果非常好,他们现在已经积极配合治疗了。”
“除了现场心理干预外,我们还会进行的电话或者网上心理援助,缓解大家紧张、焦虑的情绪。”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师张伟告诉记者,通过电话和网络,他们会给求助者普及新冠肺炎相关的知识。对于一些已经有焦虑行为,如:医院检查或者晚上睡不着觉的求助者,“我们会建议他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改变信息摄入的方式,调节自己的行为。”
对于医护人员:让大家恢复一种积极的状态
其实,心理援助不仅对于普通的市民重要,对正在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也同样有积极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医院都建立了发热门诊,不少医护人员被临时抽调到一线参加相关的治疗工作。“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医护人员也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疫情。”潘柯良介绍,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有些医务工作者在情绪上难免会产生恐慌和倦怠,这时就需要他们及时介入,进行心理干预。
“根据一线医护人员的情况,我们会采取远程视频、电话以及小范围现场疏导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放松,帮助大家恢复到一种积极的状态。”潘柯良说。
面对疫情期间每天大量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如何保证心理咨询师们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咨询师,特别是出任务的同事,我们会定期的请专业的心理人员开展专门的心理督导。”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他们已经针对参加疫情防控心理咨询的职工开展了2次心理督导,“后期还会根据疫情的情况适当增加,一定要让大家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