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理效应贴标签效应19
TUhjnbcbe - 2021/11/9 0:44:00
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引言

你被贴过标签吗?

或是你给自己贴过标签吗?

你是标签效应的受害者,还是受益者呢?

今天小编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效应——贴标签效应。

贴标签效应

●效应自述

贴标签效应,即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趣味探源

二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

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生活发现

生活中,你留意过这种现象吗?经常被家长说“顽皮”的小孩往往变得更加顽皮,而被冠以“安稳”、“懂事”、“听话”的孩子,也表现得更加乖巧。

小赵平时调皮捣蛋,有一次看到一个老奶奶过马路,就冲上去撞她,正巧这时有车经过,反而救了老奶奶,老奶奶非常感谢他,他还因此被伙伴们视为“小英雄”,从此小赵同学捣蛋的行为少了,主动维持纪律、帮助同学等积极的行为多了。

无论是“顽皮”、“听话”还是“小英雄”,它们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教育思考

反思一下,作为父母或者教师,我们有没有在失去耐心的时候,对着孩子吼“你真笨啊”、“你怎么这么不自觉”、“你太懒了”之类的“标签”?如果你总是不断重复,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而当我们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之后,孩子就会朝着标签目标前进。

如果说适度的夸奖可以帮助对方增强信心甚至约束的行为,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当我们一定要表达“标签”时,具有正面评价的“标签”无疑比那些负面标签更具有积极的力量。

因此,父母和教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合理利用“贴标签效应”,适当地使用积极标签,多用激励性语言,促进孩子自由、积极、健康向上地发展。

●行动尝试

1.调整言语引导方向:是积极正面的,而不是消极负面的。如,可以说:“宝贝,妈妈很喜欢你勇敢自信的样子,真可爱!”而不要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

2.请学会用反义词,即当你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不好的评价时,先想想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什么,用反义词去说!例如:把“胆小”换成“大胆些!”“勇敢点!”;把“依赖”换成“独立”、把“懦弱”换成“坚强”,等等。

3.除了这些积极的、鼓励的语言,当孩子做到时,你还可以给他一个击掌,说一句“YES!”。你会发现孩子的自信心与日俱增,在他的眼里和身上都充满了自信的光芒。

总策划人:王茹

文稿来源:王艳、王杜鹃、刘晓然

本版编辑:马洪飞

封面设计:魏悦戎

图文校对:金怡

责任编辑:魏悦戎

审核:济南市中教体局教科室

关爱未成年身心健康,从我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效应贴标签效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