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打工人”这个词忽然火得一塌糊涂。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大明星,纷纷以这个称呼来调侃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尾款人”“工具人”“吃土人”……
当这些略带萌感的称呼用来说笑,是没什么问题。一旦认真地把一个词语当作一个人的标签,恐怕就是另一种画风了:
“你总是这么调皮!”
“这孩子嘴笨,不会说话。”
“你什么时候不磨蹭,那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是不是勾起了你的回忆?没错,这些父母长辈们脱口而出的话,都是在给孩子贴标签。
都知道贴标签不是件好事,可是怎么才算是贴标签?为什么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给孩子贴上了标签?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贴标签”这件事吧。
1怎么才算是给孩子“贴标签”?心理咨询师晴果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家长跟我描述了自己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一些表现,都以负面的居多,并且已经困扰折磨案主很久了。听他诉苦半个小时后,我不得不打断他的描述,总结了一下孩子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一条,是孩子的专注力相对比较差。
这位家长听后很不高兴,质问我说:“老师,请你不要随便给我家孩子贴标签。”
图片来源:晴果
晴果很无奈,指出孩子的错误,也叫贴标签?看来,不少人对“贴标签”这个词还是一知半解。究竟什么叫作给孩子贴标签呢?
说白了,贴标签就是“扣帽子”。它不是普通的评价,而是经常反复地、片面地以某种特质来形容一个人,或是把人类别化。
比如:
孩子长得漂亮,你会说“全世界最漂亮的人就是你,你是个小公主。”
孩子不爱分享玩具,你忍不住责备:“你真自私!”
孩子遇到问题不爱动脑筋,你会说:“这孩子真懒”!
不只是在育儿中,标签在成人世界里也随处可见,比如“成功人士”“贤妻良母”“专家”……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贴标签?
我们的大脑很喜欢偷懒,总想走捷径,把东西归入不同的类别。这样做之后,我们思考这些事物的时候就会很轻松。对父母而言,给孩子“贴标签”通常会让自己减少自己的责任,感觉更好一些。说“你不听话”比“我没有能够让你按照我说的做”给我们更少的心理负担;同理,“你太调皮”比“我没有能够有效地引导你的行为”让人感觉轻松。
同样地,表扬孩子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潜台词是,孩子之所以那么聪明能干,都是因为“我”的遗传和教育。
2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标签,都不要轻易贴我们会发现,在这些标签里,有些是负面的,也有一些是正面的。标签有很强的导向定性作用,无论正面还是负面,对个体的自我认知都有强烈的影响——给个体贴标签的结果往往形成一种“自证预言”,使被贴标签的人不自觉地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发展。负面的标签对孩子的伤害比较容易察觉。负面的标签,往往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不接纳。一旦给孩子贴上了负面标签,就意味着父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改正的缺点。不论孩子表现得好坏,家长总会在评价中重复这个标签,比如:
孩子见到生人没有主动打招呼,家长说:“嗨,不好意思啊,我家孩子不爱说话。”
孩子见到熟悉的人主动打招呼了,家长又会说:“今天不错呀,你这么不爱说话的也跟阿姨打招呼了,值得表扬!”
实际上,孩子不打招呼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称呼别人,但在家长的不断重复之下,久而久之,他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我们也见过不少孩子会在父母给贴标签的影响下深受打击,继而“破罐子破摔”,觉得自己就是“蠢笨”“不是学习的料”,从此不再努力去改变。
图片来源:晴果
那么,那些出于善意的好的标签,就一定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吗?未必。
“聪明”“懂事”“品学兼优”等等带光环的标签,会让孩子形成夸大的自我认知,为了维持自己现有的光环可能会拒绝试错,成为自满、缺乏勇气、刚愎自用的自大狂。而当自己的表现不符合那些“光环”时,就会变得不安和自卑。
此外,在不符合“标签”时,他们会觉得令父母失望了,爸爸妈妈会因此减少对自己的爱。于是,为了迎合这个正面标签,孩子可能更愿意去做让自己看起来符合标签的事,做容易成功的事,而不愿意踏足新的领域,迎接挑战。
在《脱口秀大会》上一战成名并成为脱口秀演员的李雪琴,从小成绩就很好,有着耀眼的履历——北大本科、纽约大学研究生。初中时,失败的婚姻让妈妈几乎变了个人。有一次李雪琴考试失利了,还没等她难过呢,妈妈就快崩溃了。从那以后,李雪琴就不允许自己考第二名,否则别人就会说:“离婚把孩子都耽误了,她妈妈没把她带好。”
这个“学霸”的标签,一直让她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也让她变得自卑敏感。而现在的她,不仅在努力快乐,也在努力挣脱标签的束缚。
3如何冲出贴标签的“魔咒”?贴标签时,我们总能“不过大脑”,但要避免或减少“贴标签”行为,却不容易。内布拉斯加-林肯分校儿童发展博士屠筱清提议,可以从以下几步做起:
1.反思自己
反思自己的童年被贴过什么样的标签,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你的成长的呢?如果你也曾经深受“标签”之苦,现在就不要重蹈覆辙,把这些痛苦加诸到孩子身上。
2.积极预防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贴标签”,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重复地表现出一些特点。因此相比于在行为出现之后用标签消极地评价孩子,更有效的方式是主动预防。
比如当到商场看到孩子到处乱跑,想说“你就是个不听话的皮孩子”,不妨提前说“到了商场以后,要紧紧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轻声说话,好好走路”。3.询问原因询问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做,探索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武断地下结论。很多时候,你以为的缘由和孩子的想法可能差着十万八千里。
比如我家宝宝有一次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水杯,水撒了一地。当时家人就说:“你这捣蛋*,又乱拿东西。”可我观察发现,其实宝宝是想端起杯子拿给我,让我喝水。
4.注意归因
有研究发现,人们往往容易过度强调“人”的因素,低估了“情境”的因素,这一特点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孩子特别闹腾,你可能就会觉得这孩子太调皮了,坐不住。但是隔了一阵子,你再次带孩子去看另一部电影,孩子就安静地坐了大半场。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可能是上次那个电影不适合,孩子不喜欢。
5.具体解释
在和孩子讨论他们的表现时,记得要解释原因,同时需要切记对事不对人,把焦点放在具体的行为和过程上,而不要以偏概全,扩大到整个人的特点。
比如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你完全靠自己,用了几天才把恐龙乐高拼起来。你能够坚持努力,妈妈很高兴。”6.他人提醒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已经给孩子贴了标签。因此请告诉身边的家人或朋友,当你给孩子贴标签时,及时提醒。当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一方面这会有损你的权威;一方面你自己可能一时也难以接受,容易防御抵抗,在孩子面前争执对错可不是个好现象。
7.及时道歉
如果你一时疏忽,或是情绪失控,给孩子贴了过分的标签,记得及时真诚地道歉。道歉不仅不会有损你家长的权威,反而会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并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而对已经被标签束缚的孩子,有什么办法能补救吗?可以试试心理学家李松蔚的“例外沟通法”:
1.找出孩子经常存在的问题,自己是否针对这个问题给孩子贴了标签?
2.回忆一下问题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什么时候比较严重?有没有哪怕只有一次的例外情况,孩子并没有发生这样的问题?
3.把这个例外客观地反馈给孩子,让孩子看到。
举个例子:
浩浩妈妈认为浩浩最大的毛病是拖拉,她也经常指责他这个问题。但她意识到这个标签后,开始观察浩浩的行为:起床拖拉,吃饭拖拉,写作业拖拉,但看电视倒是很准时。去海边度假前,收拾行李的速度也很快。
于是,她把这两点反馈给了浩浩:“每天你六点钟打开电视都很准时,去海边收拾行李时,也收拾得比所有人都快”
而在以前,她一定会说:“你就是太拖拉,看你利索一点儿,能省多少时间啊!”这样做有效吗?肯定的。因为有了这句反馈,孩子就有了从标签里跳出去的可能。我们肯定了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他就不会再把注意力放在“为什么总批评我”的抵触情绪里。他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去呵护那个闪光点。而我们看到孩子表现不一样时,也会用不一样的态度和他相处,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最后,养育孩子不是刻板教条的。无意识给孩子贴了标签,也不是什么覆水难收的事;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也不意味着所有的标签都会引起恶劣的后果。有些标签其实能够鼓励孩子付出努力,看到自己的成长。比如,你可以用“勤劳的小蜜蜂”来引导孩子参与更多的家务劳动,也可以称孩子为“十万个为什么”来鼓励他对生活保持好奇心。
参考资料:
《为什么我们教育孩子时爱贴标签?7个小方法教你不贴标签》,作者屠筱青
《例外沟通,减少与孩子的贴标签式沟通》,作者李松蔚
心理树洞:每个人都像大海上的岛屿,看似孤立,却在岛的下方涌动着连接彼此的河流。人与人的交流和理解就像这条柔软的河,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如果你对近期的生活感到疲乏、困惑,可以把你想说的话发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