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从来不敢自称大师,当有人见了我,很崇拜地喊我大师的时候,我诚惶诚恐。我常常对我的学员讲:“如果哪天,我炫耀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远离我!”
所以,我也常常对他人讲,如果有人自称大师,你们一定要离他远一点,因为他有很大的可能是个骗子。
从事催眠行业已经十年有余,也接触过许多催眠师。我感觉这行业里许多人喜欢自称“催眠大师”,要么是中国,要么是亚洲,要么是世界或国际催眠大师。
同时也听说过许多催眠流派,号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次催眠就可以搞定!
年前就有朋友和我说想学催眠,因为看到一些宣传讲,学会之后一次就可以把别人的心理问题治好。他问我,这是真的么?
这怎么可能!心理问题或疾病是极度复杂的,哪怕是同样一种心理问题,成因都不一定相同。
比如,抑郁症这样的心理疾病,有些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指责过多,有些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和,有些是因为道德感过强,有些是因为某个创伤等等。
如果不了解这个人心理疾病的成因,就贸然将对方催眠,暗示对方此刻心情愉快,没有烦恼,或许对方会有短时间的放松,但是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心理疾病怎么可能消失呢?
02.
真正的心理疗愈,是需要和访客进行沟通,与访客建立连接,帮助访客探索潜意识里的问题,向来访者揭示他潜意识中的欲望和无意识的冲突,使来访者了解病症的真意,获得并加深理解和领悟。
或许,有经验的咨询师能够更快地与来访者共情,更快地帮助来访者发现无意识的欲望和冲突。但是,通过一次催眠可以解决问题无疑是可笑的。
催眠只是一个工具,可以帮助访客发现潜意识里的问题,也可以在催眠状态帮助访客处理潜意识里的冲突。
但是,心理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简单地将人送入某种催眠状态,告诉他疾病已经消失了,就可以解决的。
一个催眠师,首先是心理咨询师,其次才是催眠师。催眠不过是一种心理疗法而已。
所以,我常常对那些想学催眠的朋友讲,“你要先学心理学,然后再学催眠!只学了催眠,不懂心理学的话,顶多只是个催眠表演艺术家!”
年的时候,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女儿贝蒂来到上海做了一期课程。我有幸现场聆听了她的讲课。在那次课程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贝蒂一直强调“连接,连接,连接”。
是的,无论是催眠,还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萨提亚等各种心理流派,都把与来访者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视为最为重要的疗愈因素。至于用哪种方法进行疗愈,其实倒是次要的了。
说到大师,我想在心理咨询领域能称得上大师的并不是很多。比如艾瑞克森、萨提亚、米纽庆、欧文·亚隆、海灵格等等。
可惜,我最崇拜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在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不过,能够读到大师为我们留下的著作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如果有机会的话,建议你读一读艾瑞克森的疗愈故事,你会知道,催眠疗愈其实并不像你原先想的那样,用命令、控制的方式去影响一个人。
03.
真正的催眠疗愈,是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其实本就拥有自我疗愈的力量,自己帮助自己走出心灵的困境。
艾瑞克森常常会给大家讲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你理解他帮助患者疗愈的方式(由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女儿贝蒂讲述):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一天,一匹不知名的马游荡到我家住的农场。
没有人知道这匹马从哪里来,因为它没有任何可以供辨别的记号。毫无疑问,不应该留下这匹马,它肯定属于别人家。
我父亲决定送它回家。他骑上这马,把它领到路上,相信马有回家的本能。
只有在马离开大路去吃草或走到田地里时,父亲才干涉一下,在这些情况下,他总是很坚定地把它领回到路上。
这样,这匹马很快回到它的主人手里。主人再次看到他的这匹马,感到很惊讶,问父亲:“你是怎么知道这只马是从这儿走的,怎么知道它属于我?”
父亲答:“我不知道,但这匹马知道,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让它一直在路上。”
是的,每个出现这样或那样心理问题的人,都是那匹迷途的马。心理咨询师所做的,不过是告诉这匹马,到了该回家的时候,让他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
近期课程
大家好!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