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抓好心理知识教育普及
增强新兵心理免疫力
紧张、焦虑和恐惧是新训期间新兵常见的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在新兵初期适应阶段、强化训练阶段和考核验收阶段所表现的程度和特点又有所不同。因此要针对不同时段新兵的心理和情绪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1.抓好初期适应阶段心理应激反应教育这一时期训练任务轻,时间较充裕,可以通过集中授课辅导普及心理常识,帮助新兵尽快适应环境,减少不良情绪反应,减轻心理压力,缩短适应期,为后期强化训练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教育,使新兵理解和接受抑郁、烦躁等问题,以减轻应激反应强度;指导新兵面对新的人际环境积极沟通,构建新的人际交往系统,以减轻陌生群体带来的不安全感;帮助新兵了解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来源,学会自我情绪分析和合理的情感表达,以减少内心压抑和情绪表达不当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2、抓好强化训练阶段抗压能力教育这一时期训练难度和强度不断加大,大部分新兵身体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对其体能、耐力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疲惫、急躁、恐惧等心理问题。但因训练任务紧,没有更多时间集中开展教育,此阶段心理教育应以随机教育为主,着重进行抗挫折和激发潜能教育。通过教育,帮助新兵正确认识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我调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挖掘自身资源潜能,提升战胜困难的自信心。3、抓好考核验收阶段心理预防教育这一阶段新兵已逐渐适应高强度和高密度训练,但随之而来的是考核过关的压力,离开新训环境的分离焦虑以及对下连后未知生活的担忧恐惧。这一时期应针对迎接考核和第二适应期开展预防性心理教育,使新兵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以及未来的困扰进行预告性的认识,内容侧重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与考核成绩的接纳,对下连后工作分工的期望和认识,对新班长的适应和理解,与老兵的沟通和互动,以及对执勤压力的化解等,从而消除其恐慌焦虑心理。贰
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
增强新兵心理融合力
针对新兵心理特点,借助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心理游戏载体,采取专题集中训练与课间随机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使新兵增强对*营集体的心理认同,促进人际沟通,增强协作意识,完善自我人格,提高训练积极性。1、开展团队适应和人际互动训练通过“组建团队、角色协同、遵守指令”等角色认同和规则适应训练,进行部队文化植入,强化对部队集体的心理认同。通过“知你知我、相互依存、同心同行”等人际沟通训练,充分体验团队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内部良好依恋关系的形成。通过“人体拷贝、优点轰炸、信任之旅”等互助协作训练,使新兵感受战友情谊,增进互助团结,提升战友融合力和集体凝聚力。2、加强情绪管理和压力放松训练通过“情感红绿灯、情绪易容术、直面批评、我的情绪我做主”情绪管理专题训练,使新兵学会识别和感受不同的情绪体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表现,学会情绪的合理表达。通过“笑声运动、肌肉放松、冥想放松”等放松系列训练,掌握自我减压和身心放松的方法,调节紧张心情,缓解应激反应,保持身心和谐。3、搞好自我提升和心理防御训练通过“成长的旋律、镜子的魔力、自信呐喊”等自我提升能力训练,使新兵进一步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找准定位,挖掘潜能。通过“战胜恐惧、闪电出击、绝处逢生”等敢为性训练,使其体验挫折失败感和成功喜悦感,不断增强抗压能力和心理稳定性,提升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叁
加大心理咨询疏导力度
增强新兵心理修复力
部分新兵由于受原生家庭、教育、环境及生活事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本身就不健全的人格特质很难应对环境的骤然变化,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发挥心理咨询师和心理骨干作用,及时跟进服务,做好一人一事咨询疏导工作。1、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严格遵循心理工作原则,以尊重、热情、平等、真诚的态度使新兵放松心情,降低戒备、防御和阻抗,充分利用共情、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