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理小知识四
TUhjnbcbe - 2021/4/25 21:15:00

大家是否有曾见过以下状况?

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便是犯罪心理学著名的一个理论,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破窗效应”掺杂着心理暗示、从众行为、不受惩罚、侥幸心理等因素。

心理启示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而事情的恶化当然还离不开后面那一双双推波助澜的手。面对“第一扇破窗”,我们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没有惩罚。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于是路上的噪音、墙上的笔迹、地上的痰迹就这样越来越多,我们离优雅、文明、公德就这样越来越远。

如何预防?

启示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预防

我们不仅不能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我们还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打破暗示的行为,让大家不要盲从,正确判断行为后果。即使是当我们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时,我们还可以努力,那就是使自己不要成为一扇“破窗”。

编辑:张诗怡

责任编辑:邹馨莹

源:管理学院团委心理健康协会

管院心协倾心打造,喜欢的不要忘了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小知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