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知识ldquo心rdquo
TUhjnbcbe - 2021/4/4 22:23: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老年人疾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导致冠心病的常见原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很少运动等多种因素。同时,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也加速了冠心病的病情进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曹阿姨79岁,老伴是离休干部,两个子女都非常孝顺,生活无忧,本人O型血,性格内向,固执急躁,做事认真,追求完美。近年来经常出现活动后气喘,不能登高,有时走过街天桥都需要中途休息一次,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开始接受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她当时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也能得冠心病?一辈子吃素,偶尔有点血脂高,没有其他毛病。得病以后一生气就憋得难受,有时候还觉得心口隐隐作痛。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典型的心绞痛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有:缺血性胸痛,常常在情绪激动、活动后诱发胸痛,多发生在心前区,也可以感觉在肩背部,左上肢或上腹部。疼痛多为比较剧烈的压榨痛,含服硝酸甘油后多数可以迅速缓解。可以观察到有一些伴发症状:出汗、烦躁不安、恐惧,消化道症状等。血压变化和各类心律失常。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支架治疗、药物治疗(溶栓、抗血小板、降脂、降压、保护心肌)、心理干预治疗(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调整精神压力、放松心态)、生活方式指导(合理膳食、低盐低脂、戒烟限酒、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冠心病治疗和全方位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国家医改也把冠心病的健康管理作为社区医疗的重要任务,冠心病老年患者在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同时,生活心理的干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心理因素是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的一个重要因素。冠心病老年患者的行为特点是动机强烈、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常表现不耐烦(A型行为)。针对冠心病老年患者主要存在的焦虑、紧张等问题,在指导老年患者时需要引导老年患者达到正确理解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需要降低老年患者事事争强好胜的心态,建立一种趋向平和的心境,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倾听、解释、鼓励、商讨、建议等技巧,缓解其不良情绪,指导老年患者注意性格塑造,加强修养,保持情绪稳定、调整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可以有效地避免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其次,在冠心病的日常治疗中,必须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对病死率有明显影响。对冠心病老年患者除一般常规治疗外,心理护理应得到重视,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放松技术、冥想、体能锻炼、增加社会交往等都可能使老年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家人应用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老年患者,也可以请专业的医生给予具体指导,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与老年患者沟通,认真倾听老年患者的陈述,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满足其心理要求。

另外,老年患者在明确自己的疾病诊断之后,通过各种社区健康讲座、各种专业书籍、平台充分了解正确的疾病相关知识,重要的是了解正确知识,这样才能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疾病才可以建立充分的自信,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有效地舒缓精神压力,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可以减少冠心病因情绪变化而引起的血管痉挛发作次数,有效降低猝死风险。充分了解疾病知识,随身携带应急药品,在冠心病意外发作时有效缓解症状,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知识ldquo心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