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当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TUhjnbcbe - 2021/3/25 0:54:00

能很多人也都不知道,75%的心理障碍首次出现是在24岁之前;而50%的心理障碍在14岁之前就首次出现了。在如今申请越来越大的压力下,很多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尽管心理健康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话题,但对其认知却很少。学生家长并不了解该如何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今天引知Eva老师将和大家分享心里健康的知识,以及应对方式。

EvaFeng

引知进度管理老师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精修科学学士多伦多大学发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硕士

我的本硕专业都是心理学方向,毕业后在我先后考取了“自杀干预证书”以及”心理健康急救证书”。可以说,心理健康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建立及维持一段关系的能力,也影响了我们如何去看待及处理身边发生的事件及变化。

什么是心理/精神健康(mentalhealth)呢?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定义精神健康为: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能去感受、思考和行动,以提高我们享受生活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这是一种尊重文化、公平、社会正义、相互联系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性的积极的情感和精神幸福感。"

那么什么是心理/精神健康问题(mentalhealthproblem);什么又是心理/精神障碍呢(mentaldisorder)?

心理健康问题(mentalhealthproblem)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词汇,其中包含了心理/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以及可能未严重到被诊断为一个障碍的地步的有关心理障碍的一些症状(symptoms)。

心理障碍(又或者说心理疾病)(mentaldisorder)通常会非常显著的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他的人际关系,并会导致一个人在思想,情绪或者行为上有明显的变化。

青少年有哪几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我们需要注意呢?

情绪相关障碍

(Mood-RelatedDisorders)

抑郁症(DepressiveDisorder)

抑郁症是情绪相关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非常严重且反复的一种病症。调查表明在15-24岁青少年时期有10.2%的孩子曾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近期的研究表明虽然很多人获得抑郁症的诊断多数在20-30岁左右,但实际上抑郁症的症状出现的比预想的都早-往往在青少年期间就首次出现了。很多人在青少年阶段即使出现了严重的病症也不会选择去寻求专业帮助,但是有可能会去向自己的家庭医生说明自己会有一些抑郁相关的症状,例如,‘疲惫’,‘失眠”。另外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可能会说一些类似下面的话:

“我好失败”

“没有人会喜欢我”

“事情不会变得更好的”

“生命没有什么值得的”

“全都是我的错”

“我让所有人都失望了”

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

双向情感障碍也叫躁郁症。如其名,症状主要分为“躁”(Mania)和“郁”(Depression)两部分。这个“躁”在这里并不是只暴躁,是指精神非常活跃,比较亢奋的一个阶段。如果说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在经历亢奋阶段是时候,很可能看起来异常的兴奋,有非常多的奇思妙想,可能需要较少的睡眠,说话语速非常快,可能也会容易冲动等等。然而经历了这一个阶段后,他们又会回到抑郁的阶段中,反反复复,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moodswing),这就是双向情感障碍比较简单的给人的感受。

有部分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会认为自己在“亢奋”的阶段对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的一些层面有一些帮助,例如,假设画家,在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更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或者作者,在这个时期可能写书的效率会增加,因此在躁郁症患者在“亢奋/躁狂”阶段去寻求帮助的情况是相对较少的,更多的可能是当他们在经历了亢奋过后回到抑郁的阶段,处于非常低迷的感受时方才愿意主动求医。

故意性自我伤害

(DeliberateSelf-Injury)

也叫做Non-suicidalSelf-injury意思就是没有自杀意愿的自我伤害。自我伤害在青少年中非常常见,大概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自残”这个词,但是实际上包含的症状和机制会更复杂一些。因为自残的行为往往都非常的私隐(很多人不愿意透露),因此很难得知道具体在某个年龄具体的患病率,例如美国和英国研究表明有8%-38%的青少年有过自残行为;加拿大则预计为大致15%的青少年有过自残行为。这种自残的现象在青少年12-14岁的时间容易开始出现,最早的案例可以追溯到6岁。其形式有很多种,例如:

打自己

烧伤

抓挠自己的皮肤

拔扯头发

咬自己

吞食有*物质等

很多人认为自残的青少年是在寻求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