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时期是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优化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阶段不容忽视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恐惧、生气、愤怒。
2.叛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地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
5.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6.孤独: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首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学生在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是要求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大人也会犯错误;
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
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首先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
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劳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家长和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
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
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
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可以通过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或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等。
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文编辑:张婷审核:张宝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