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生活中的地理小常识:其实空气的流动都是有规律的,排除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同一水平梯度,风或者烟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所以,如果你吃火锅时不管坐在哪里,热气都往你脸上飘,那么你就要注意一下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太胖,体温高于周围,导致周围形成热低压的缘故。仅仅开个玩笑~
高中学习跟踪训练
——每天做题,保持手感
每天做题,多见题型
每日一题,巩固知识
每日必刷,考试不怕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13~14题。13.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14.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D.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AC
读图,图中②构造是断层,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A对。②地质构造使①岩层破坏,应是后形成,B错。甲地貌只形成在山麓地区,C错。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D错。
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可能是地中海气候,夏季水循环较弱,A错。图中湖泊不能减少区域水循环总量,B错。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C对。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没有影响,D错。
32.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4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6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6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1)自东向西3℃到4.2℃之间(3℃<T<4.2℃)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①海拔高度在~米之间;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
(4)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其它答法,合理也可)
试题分析:
(1)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的判读和相对高差的计算。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判读,图中东部海拔高,且支流较多,为上游地区,则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导致两村温差是地势因素,先算出两地高差,根据海拔相差米气温相差0.6℃计算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考查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描述,可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高低起伏地势等方面分析。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河谷地势较低。
(3)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比较两村的位置特点,可从村庄与地形地势、河流等相对位置归纳。比如两地海拔相近,河流流经,均位于河谷地带和河流北岸等。
(4)考查等高线地形图路线的规划,登山线路的选择要考虑坡度。坡度的陡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道较大,所以两条线路设计欠公平。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阐述地形特征的解题思路:
在高考中考查地形特征的题目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
角度一 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喜欢平哥为你提供的学习资源吗?有什么学习感想、经验心得想分享?你想从本平台中获得什么具体内容呢?期待看见你的留言~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