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痛苦溺死在食物里。”当我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总会这样自我安慰。不仅如此,当我们感到无聊、压力太大时,也会不自觉地想吃东西,最后愕然发现自己已成为肥胖一族,于是又懊恼不已。那么,该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美国饮食心理学家专门针对四大类情绪化饮食,给出了9条建议。
高兴而食:寻找替代方式
寻找适当的替代方式
当你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发明一种新的宣泄法。如果你升职了,不一定非得和老公大吃一顿,你可以请半天假,好好陪陪他;假如女儿考了第一名,你可以带她去滑冰或者郊游,而不是请她吃大餐。
学会自我暗示
每次开吃之前,你必须明确告诉自己,只能吃多少,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住自己的嘴。比如看电影时,你在吃掉一大袋爆米花前,告诉自己只吃两把,那完全有可能只吃两把。
在聚会上控制自己
如果你和朋友们聚会,记得只选两种你最爱吃的食物,且必须有一种是蔬菜,只吃你选的这两样。
担忧而食:学会放松自己
学会快走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爱吃零食的人如果在担忧时能快走上5分钟,他们对零食的注意力就会大大分散,因为快走能提高血液中的复合胺含量,使人心情愉悦,从而有效地缓解焦虑。只需要短短5分钟,就能抑制住自己暴食的冲动,何乐而不为呢?
学会放松自己
美国俄勒冈大学健康与科学系的研究发现,超重的女性如果每天通过各种方式放松一下自己,比如冥想、做瑜伽或者写日记,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医学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自我放松的方式就像缓冲器一样,能帮助缓解压力,使她们不会吃得过量。
掌握好易过度饮食的时间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查普希尔分校的一个专门针对暴食者的研究项目认为,人最容易暴食的时间是清晨和快到傍晚的时候,因为这段时间通常是人体紧张和压力感最强的时候。所以,想要控制饮食,这段时间最好离厨房和一切能找到食物的地方越远越好。
伤心而食:让自己感到振奋
补充维生素,多晒太阳
华盛顿大学护理学院的学者认为,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充分日照能够使人感到振奋。该学院进行了一项试验,让名有轻度抑郁症的女性,坚持每星期有5天进行20分钟的快走运动。同时,让她们每天吃一定剂量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D和硒。另外,这些参加者都延长了每日的光照时间。8个星期后,几乎所有人沮丧的情绪都有所舒缓,其中25%的人体重下降,虽然她们并没有刻意节食。
无聊而食:选择耗时食物
选择吃耗时久的食物
如果你只因为觉得无所事事而想吃东西的话,那么可以选择一种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吃到的食物,比如需要剥皮的坚果类食品。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专门研究体重控制的学者认为,当吃耗时较长的食物时,人们会吃得相对少一些,也更加清楚自己已经吃了多少,这样他们就不会无止境地吃下去。
早睡早起身体好
事实证明,晚睡的人更容易吃过量。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一项研究,晚上吃东西的人,会比白天吃东西的人吸收更多的脂肪和热量。美国多项相关的研究也表明,肥胖和缺少睡眠之间确实有很大联系,所以,明智的选择是早点上床睡觉,每天至少保持7小时睡眠时间。
在饮食上注意控制是一方面,运动对于控制体重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很多的健身误区,小编一并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有氧运动不是越多越好
慢跑、跳绳、骑车等有氧运动,不仅可瘦身减肥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好处多多。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有氧锻炼消耗的不仅仅是脂肪,还有肌肉。
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相结合,是将体脂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最好方法。有氧锻炼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提高新陈代谢率。力量练习虽不能长时间提高心率,但它却增加了肌肉总量,从而使新陈代谢率得到提高。
缺水时别忍着不喝
运动过程中会有口渴的感觉,甚至嗓子眼发干,说明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别忍着不喝。补水原则是少量多次,能缓解口渴症状就行,注意水别太凉。运动中如果一次性喝大量的水会造成不良后果,比如增大心脏和肠胃负担,造成运动中腹痛等。
如果运动量大、出汗多,补充水分时最好以富含钾、钙、钠、镁等电解质的饮料为主;如果运动量小,出汗少,喝矿泉水就好。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刹车
常有人将快速运行的跑步机直接按停,大汗淋漓地从上面下来。
在较为剧烈的运动后立刻停下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
正确的做法是,在激烈运动过后,应采用慢跑或有一定速度的步行作为调整活动,然后可以甩动胳膊、转转腰、抖抖腿等,促进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动放松。
晨练和暮练各有利弊
晨跑时,因为是空腹,人体血液中血糖、胰岛素水平低,主要以燃烧脂肪作为能量,有助于减肥。餐后一两个小时后再运动,也能有效燃烧脂肪,还帮助消化。需要提醒的是,早晨时人的血压偏高、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昏时人的心跳、血压相对平衡,人体应激能力也是一天中的最高峰,此时锻炼安全系数高些。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生活与健康》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