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或倾听,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乃至心理分析的关键。
若是说心理治疗或精神分析始于“谈话疗法”,TalkingCure,如安娜·O所描述的那样。那么,这疗愈的效果,则不仅仅在于“谈”,而且在于“听”。我常说,在心理治疗与心理分析的水平上,你能听进几分,疗愈的效果则增加几分。当然,在这种意义上,我可以说,心理分析的疗愈是“听”出来的。
很多年前,我从国外为学生带回一本心理治疗的教材,其第一章,开宗明义,便是“倾听”(Listening)。
那么,如何“倾听”呢?如何才能从“听”中获得疗愈的效果呢?更进一步,如何能从“听”中获得自性的体验与心灵的感受呢?
就让我们回到“听”的汉字本源,从“可读的原型”中,来寻找“倾听”的奥秘。以此来呈现核心心理学(PsychologyoftheHeart)之“聽之以心”(ListeningwiththeHeart)的“主动倾听”(theActiveListening)。
图源:中国书画诗词院
听—聽,其小篆字形为:
其基本字素的构成:左边的“耳”、“??”,与右边的“十目”、“一心”(直、心)。
许慎《说文解字》:
(聽)“聆也。从耳悳,??声。他定切。”
段玉裁注:
(聽)“聆也。凡目所及者云视。如视朝,视事是也。凡目不能徧而耳所及者云听。如听天下,听事是也。从耳悳。会意。耳悳者,耳有所得也。??声。他定切。十一部。”
那么,我们也就以此为基础,来解读其中心理分析之“聽”的意象,其内涵与意义。
图源:中国书画诗词院
首先,“聽”中之“耳”——
其甲骨文字形为:
金文为:
小篆为:
《说文》释为“耳主听”。当然,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而一旦“耳”与“??”、与“十目”和“一心”组成了“聽”,则已是一种深刻的哲学与心性之聽。汉字之“聪”和“圣”(聖),都有“耳”之构成,已是明证。
“聪”之意象,包含了察、闻、明、通、听等诸多语意。如《管子》所言:
“耳司聽,聽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我将其称之为“聽”之心理阐释;《管子》之“心术”本是核心心理学的重要组成。
《史记》中有“反聽之谓聪,内视之谓明”之说,我也将“反听”与“内视”,纳入核心心理学的系统,付诸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的专业实践。聽德惟聪,此之谓也。
“聖”之甲骨字形:
小篆:
由“耳”、“??”、“口”组成。
《说文》曰:
(聖)“通也。从耳呈声。”
古语有“睿作聖”之说。凡一事精通,亦得谓之聖。
段玉裁注“聖”从耳:
“聖从耳者,谓其耳順。”
并引《风俗通》作进一步注解:
“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
俨然阐释“聖”中的心理分析寓意。
很多年前,在国外讲学时,我也曾用孔子和老子,来表达我们中国之聽的哲学内涵与心灵寓意。如孔子所描述的“六十而耳顺”,其中也便是这“耳”中所包含的聖者境界。老子名李耳,已不仅是巧合,其字“聃”,便是耳顺的聖意;聃为大耳,正所谓大而化之之谓聖。
观人耳之形,犹婴儿意象,或“如婴儿之未孩”,在此意象中,也包含了老子“聖人皆孩之”的意义。
中医有“耳为肾候”之说,认为肾主智藏精,与心主神明相辅相成。《易·說卦传》称“坎为耳”,也将坎比喻为肾,坎离(以离喻心)之用,也如心肾之交;心肾交而水火既济,心肾开而水火未济;其中已是涵盖《易经》之心理分析的要义。
图源:中国书画诗词院
“聽”中之“耳”与“??”相辅相成。那么,这“??”又寓意为何?
“??”是聽之声符,兼具表意的功能。“??”本身为会意字。《说文》解“??”为善,述其“象物出地挺生”。徐铉注曰:
由此便是“??”之生动意象。“聽”中之“??”,也正是“廷”、“挺”之“??”,以及“望”、“聖”之“??”。
耳部汉字中有“职”,《说文》解“职”为“记微也”。段玉裁注曰:
“记犹识也。纤微必识是曰职。”
并进一步注解到:
“周礼太宰之职,大司徒之职皆谓其所司。凡言司者,谓其善伺也。凡言职者,谓其善聽也。”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进入睡眠时,视觉、嗅觉等感官大都进入休息状态,但惟有听觉当值,具有值班和警备的作用。于是,我会想象,睡眠入梦之后,梦中所取所获,无意识水平中的心识功能,便有耳的作用,皆有聽的功劳。
由于“??”与“壬”以及“王”字形近似,常有“误解”。每逢触及,我也试图捕获其中的意象及意义。因为,对我来说,在心理分析的水平中,即使是误读或误解,也自有其心理分析的含义。
于是,“壬”之阴极阳生,亥壬孕育之意象,以及“王”之天下所归往,天地人贯通之意象,也可纳入核心心理学的“主动倾听”。主动倾听,也便包含了亥壬孕育、天人相感、出地挺生的唤醒与激活过程。
图源:中国书画诗词院
“聽”之“从耳悳(??聲)”,那么,这看似十目一心之“悳”,对于我们心理分析,又包含怎样的启示呢?
“十”,根据《说文》的解释,涵盖东西南北,四方中央,本具贯通之意。
“目”为心之符,犹如眼睛为心灵之窗。《易经·说卦》中称“离为目”。如坎之喻耳与肾,离卦之意象寓心与目。“悳”中“十目”也为“直”,其金文字形尤其生动:
《说文》称其为“正见”,寓十目所见之“直”。《易经·坤卦》之“直其正也”,《尚书·洪范》中之“王道正直”,皆彰显其本义。屈原之《楚辞·九章》也有“聽直”之说,甚是美妙: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一心”之“一”,看似简单,寓意非凡。《广韵》称一为“数之始也,物之极也。”《说文》曰: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易经·系词》中有“天下之动贞夫一”。
我也特意将老子对“一”的阐释,作为我们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治疗的原理与方法: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于此,便是这“聽”中之“心”,归一也寓意归心。
在建构核心心理学的初期,我便将“心”作为三种水平又浑然一体的理解:首先,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次,心者灵之舍耶,总包万虑谓之心;再者,心乃天地之心,道之本源。但用此心,方能听天下,观世音。
于是,“聽”从耳悳为会意,如段玉裁所云,耳悳者,耳有所得也。
悳,实为德之本字,其小篆体为:
《说文》解为:
(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
段玉裁注为:
“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犹如完美的心理分析阐释。
《正韵》有言:
“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
凡《尚书》之九德,《周礼》之六德,皆为核心心理学之心理分析的方法与基本原则。
于是,聽中之悳(德)是一种德性,身心自得,由此形成“主动倾聽”的品质与态度。如庄子之德充符,德充于内而符应于外,凡心理分析之积极想象,沙盘游戏之共鸣体悟,以及核心心理学之“感应心法”,皆惟有德者能之。
图源:中国书画诗词院
聽中有道,聖聪如闻,如聽??之善行。庄子有“心斋”之说,正是“聽之以心”的由来,以及“主动倾听”的内涵与原则,其中包含聽之以气的方法与智慧,虚而待物,惟道集虚,妙在一心;由此形成核心心理学之聽息法门。
于是,聽,是一种境界,一种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由此,可以反聽内视,闻聲知情,得悉天籁之音。诚如庄子所言:
“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这便是今者“吾丧我”之妙解,核心心理学之心理分析的关键;这便是自性的涌现,心灵之感应;这便是我称之为“聽之以心”(ListeningwiththeHeart)的“主动倾聽”(theActiveListeni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