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式晤谈法(motivationalinterviewing,MI)也叫动机访谈,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帮助服务对象找寻并挖掘改变自身行为的内在愿望,通过愿望与现实的对比,使服务对象从内心的意愿出发,达到彻底改掉不良习惯的目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不采取逼迫以及评价服务对象的方式,而是在充分尊重服务对象及其行为的基础上,使之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由此带来的隐患,通过帮助服务对象预见美好的未来,使服务对象从内心激发其自身的改变潜能,从而达到彻底改变行为的目的。
动机访谈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心理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戒除网瘾、戒烟、戒酒、戒*、抑制药物滥用甚至减肥等实践中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是美国心理健康专家们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动机式晤谈法的优势较快产生治疗效果
典型的动机式晤谈法是短期的治疗,通常为2—4次的治疗,每次大约20—30分钟即可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这样的效果可以在治疗后持续达一年之久。
短期完成基础训练
一般而言,学员只需要参加两个工作日的工作坊训练就可以尝试使用动机式晤谈法开展服务,之后可通过个案研讨会进行持续性的督导,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质量。
适用问题范围广泛
研究显示,不管个案的问题多严重、男性还是女性、年轻还是年老,动机式晤谈法都有其效用,既可以用于其他治疗开始之前,又可以单独用于个案。该方法除了运用于酒瘾及物质滥用疾患的治疗外,还被广泛地运用于治疗更多的临床问题,比如焦虑的结果症、忧郁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自杀行为、强迫症、饮食疾患、精神分裂症等。近几年来,有许多学者更将其推广应用于改变其他需要动机以支持改变的慢性健康问题行为,包括需要持续服药控制的慢性生理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减重、运动等。
动机式晤谈法理论架构(一)强化改变动机动机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想法。一个人想清楚了才会去做,而不是随意的。要强化案主的改变动机,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听说能力和正确的引导方法,以便更好地通过多角度信息找到案主行为模式和问题所在,然后据此找到切入点,筛选出案主的核心问题,强化案主的改变动机,让案主获得新的改变。
(二)五大基本原则五大基本原则是指在运用动机式晤谈法开展服务过程中,有可能用到的五个基本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者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表达同理心,即社会工作者要以接纳的态度,运用回映式倾听,不带任何判断、批评或责怪来倾听案主的看法,给予案主充分的自由去改变,并建立同盟关系,提升案主的自尊。
展现不一致,指的是协助案主看到其目前所处的情境和其所想要的情境之间有所差异,让案主感受到目前行为与个人生活目标之间的落差,从而促进案主内心形成改变的动机。
避免争执,指的是与案主争辩会助长其自我防卫心理,帮教访谈服务不但徒劳无功,而且有反效果,不能增强案主的改变动机。
柔对抗拒,指的是社会工作者认为案主是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如果把案主抗拒所说的话稍加转换或重构,善加利用,阻力也能化为动力,让案主意识到矛盾所在。案主对事物的认识是可以动摇的,欢迎案主参考新观点但不强加于人。
支持自我效能感,指的是相信改变的可能性是引发动机的重要因素,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中,总会存在着希望。社会工作者要给予案主鼓励和希望,让其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成功地执行某项工作或任务。
(三)改变之轮改变之轮,指的是案主从改变前到改变后,所可能经历的懵懂期、沉思期、决定期、行动期、维持期、复发期六个阶段。戒*帮教的案主在这六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对吸*行为的认识。社会工作者可以将上文的五大基本原则运用到各个阶段中,并配合运用各种技巧,让案主不断增强改变动机,从而逐步获得改变。
懵懂期:案主未意识到吸*所带来的影响,没有改变的意愿。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增强戒*人员对吸*行为危机的意识,引起其对吸*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