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3点,DD公园。
凛冽的空气,似乎没有影响到公园内人们的心情。稍有年代的歌,从大音箱里震动而出,小广场里裹着厚衣的男男女女们跳着舞,小长椅围着打牌、闲谈的人。
年过80的老白,在公园做防艾志愿者已有8年,除了周一,他每天早上都在公园派发艾滋病防治宣传单,给人做艾滋病检测。“得是男同,才能懂他们、和他们交流。”老白丝毫不隐晦自己的男同身份。
固定性伴和“洁身自好”,是老白自谓多年未感染的诀窍。但更多老人因高危性行为而感染艾滋,医院定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有人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这些人里,近九成感染者为男性,他们当中有6人在80岁以上。
有专业医生表示,谈起性需求,社会总会将老人剔除在外,但实际上,被社会隐藏的需求不代表不存在,因为隐藏,反而会产生更多问题,性安全就是其中之一。
全文字,阅读约需5分钟
▲志愿者在公园里的防艾宣传点。新京报记者周世玲摄
数据:60岁以上男性感染数量增加明显
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公布的全国艾滋病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病例报告发现,中国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感染的病例报告,从年的例上升到年的例,数量增加明显。
这一数据,和首都医科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主任孙丽君的出诊体验一致。
做了三十年医生,虽然以往接诊的大部分都是青壮年艾滋病感染者,但最近几年,孙丽君发现来就诊的老年人逐渐增加。
孙丽君透露,医院需要定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有人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这些人里,近九成感染者为男性,他们当中有6人超过80岁。
作为艾滋病公益组织“白桦林”的负责人,白桦近几年在工作中发现老年男性感染者明显增多。
“白桦林”今年在国内发起了一个问卷调查,截至12月1日,共回收份艾滋感染者的有效问卷,其中51岁以上人群占比7.12%,60岁以上占比0.49%,但白桦认为,老年感染者人群的真实数据不止这么少。
白桦表示,有的老人文化水平低,特别是较为贫困的地区,有的老人甚至不太会写字,更别说拼音和打字了。
白桦在和这群老人交流中感觉存在很大沟通障碍。“老人也着急,就发语音过来,但是云贵一带的口音实在听不太懂。”白桦有一种无力感,只能让老人去找当地相关组织,但往往当地也没有太多经验。白桦说,这是组织介入救助的困境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成因:老人有性需求但性安全常识不足
根据原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
“很多老年人,特别是男性,性需求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孙丽君主任告诉记者,在她接诊的患者中,仍有不少超过70岁的男性,每月仍保持规律的性生活。然而,单身或者独居老人,在没有性伴侣的情况下,会偷偷从外面找来性伴侣,往往因此染上艾滋。
孙丽君提到一个案列,曾有名50余岁的保姆前来就诊检查,在初筛HIV阳性后,孙丽君问她是否有性伴侣,保姆犹豫了一会儿,告诉孙丽君自己定期和三位独居老人有性接触。
“她告诉我,她固定给三位独居老人家买菜做饭做家务,还要陪这三名老人‘睡觉’。”孙丽君说,保姆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染病的。随后,医院检查,其中一位检查出HIV阳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独居老人的比例越来越大。孙丽君分析,因为经济或子女反对等原因,独居老人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老伴,就算找到了,也由于男女生理差异的原因,性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年人有生理需求,又不好意思开口,无处释放,就会找这些并不安全的渠道解决。”
有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安全套使用率不到10%。有性需求却没有足够的性安全常识,也是让老人染上艾滋的原因之一。
途径:同性传播占比增速快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