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楼上噪音惊扰楼下独居老人,社区工作者如何
TUhjnbcbe - 2025/5/6 17:0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www.wangbawang.com/m/

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繁杂’。办理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组织、协调驻社区单位开展区域性共建活动,组织开展社区协商工作,协助做好与社区居民利益有关的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济困等工作。

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需要他们来协助完成。这要是赶上‘创文、创卫’那工作量就更大了。

疫情发生这三年来,社区工作者的身影更是深入人心。而我们的防疫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实施和他们的努力和辛勤付出也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矛盾、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民间纠纷类型日渐增多,性质日渐复杂,当事人心理需求层次日渐丰富,调解难度逐渐增大。

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工作者除了解决事物表面上的问题,还要洞察各方内心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例:

津市某小区一位72岁的李大妈屡屡投诉楼上住户噪音吵得她睡不着觉。李大妈不光自己去楼上找过住户,也拉着社区工作者们上去要说法。

可是在社区工作者们看到的情况是,楼上住户是一家三口,孩子是女孩今年8岁。已经过了吵闹的年纪。

而且楼上住户因为知道李大妈对噪音非常敏感,家里所有能移动的桌椅,全部添加了消音垫。

以前养过一只小猫,因为怕李大妈睡不好。猫也送到朋友家托管了。面对社区工作人员,楼上住户也是一脸无奈。

社区工作者也是很为难,楼上住户算是通情达理的家庭,可是楼下的李大妈今年72岁了,又心脏不好,天天睡不好肯定影响身体。

而且因为楼房隔音做得不好,在李大妈家坐着的时候,确实能听到一些杂音,倒水的声音,电器的声音,偶尔的撞击声等等。

李大妈也很痛苦。天天因为这些声音,根本睡不踏实,一会一醒,有动静就害怕。睡不好就找社区工作人员,一遍遍诉说自己的痛苦。

分析:

李大妈儿子在国外,前些年出了点事故去世了。老伴去年因为心梗突然离世了。现在是李大妈独居。

通过不断地沟通了解,发现李大妈对声音的敏感和恐惧其实是表象。她其实最深层的想法是,如果自己像老伴那样半夜突然死去,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

她对社区工作人员还是比较认可的,看似一次次地过来找他们帮忙,要说法其实也是希望工作人员能帮助到她。

但是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最恐惧的是什么。她也认为自己就是害怕声音,听到就烦就害怕。一遍遍的讲述,晚上睡不着后的难受的状态。

社区工作人员如果单纯从噪音入手解决这个事情,那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不可能解决。但是如果能发现到李大妈焦虑的根源。这个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解决办法:

社区人医院做了全身体检,身体情况还是比较良好。医生开了一些辅助睡眠的中成药。

然后社区人员安排了指定人员,给李大妈的手机做了一键拨通。这样李大妈夜里有什么身体不舒服,按一个键就有专人接听电话。社区工作人员也时不时地随访来看看这位独居的老人。

最近小编听到的消息是,李大妈收养了楼上的小猫。楼上的孩子时不时会去她家玩会小猫。李大妈睡眠问题解决了。整个人精气神也好了很多。

猫咪解百病看来是真的

社区工作人员天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们,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学习一点心理学的知识看来确实能在工作中帮助到他们的工作。

我们搜索信息也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社区对工作人员开展了各式各样心理学的培训。

1
查看完整版本: 楼上噪音惊扰楼下独居老人,社区工作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