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赌九输。事实上,在数学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的今天,以“数学定律”作为赌场背后规则的各种赌博游戏,赌徒所输的概率是“十赌十输”。赌的输的不是所谓的“运气”,而是隐藏在赌场规则后面大量的数学公式与定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数定律”。那么,什么是“大数定律”呢?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引诱赌徒走向倾家荡产之路的呢?还得从“概率论”说起。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赌博,就是典型的“随机现象”。早在年,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就开始研究这一现象。卡尔达诺生性好赌,对赌博术有过非常深入地研究,他将自己在赌博中总结的心得成书,成为了“概率论”历史上的最早著作。
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童话二三四五年级中国科普名家名作6-12岁课外阅读书籍淘宝¥49.6¥购买在卡尔达诺之后,越来越多的数学家开始了对“随机现象”的研究。年,著名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对“概率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提出了“概率论”中的第一个“极限定理”——“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可以这样描述:当某个“随机事件”大量重复出现时,最终会呈现出“必然的规律”。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对这一“规律”进行验证:我们将一枚硬币随机地掷向桌面,当我们抛掷上万次之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硬币落在桌面上所呈现的“正面”或者“反面”向上的次数会接近50%。——这就是“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因赌博而生,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赌徒获取利益,但是发展到后来,“大数定律”却成为了为赌场老板服务的工具,用来保障赌场老板稳赚不赔。
运用“大数定律”作为规则的赌场,从表面上来看是“公平”且“透明”的,赌场和赌徒的输赢概率确确实实都是50%。正是这一“公平”的规则让赌徒相信,只要在赌场里持续地赌下去,一夜暴富不是梦想。
但是别忘了,赌场会抽取一定的费用,虽然这个费用的比例看起来非常小,比如2%。从表面上来看,这个2%与赌徒“赢的概率50%”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赌徒开始赌的时候,时不时地会赢上一把,很容易让赌徒产生一种已经走上了发家致富道路的错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温水煮青蛙”的效应,以至于就算某天赌徒发现自己已经输得很惨的时候,依然会有下一局必然会咸鱼大翻身的错觉。
事实上,从表面上来看,赌徒和赌场的输赢概率都是50%,但是如果将那个看起来不显眼的2%算进去的话,赌徒与赌场的概率就分别变成了48%和52%,这时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描述:lim{[
(n(a)/n)
p]ε}=1,假设n(a)是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发生a的“次数”,p是“每次实验”发生a的“概率”。那么在单个赌局当中,这个“概率”的差别非常之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随着赌局次数的增加,“大数定律”就开始发生作用了。当n足够大的时候,对任意正数ε,最终赌场老板赢到的钱是“0.02*a”。在赌博游戏中,“大数定律”所保护的永远是“财富为无限大”的一方。由于赌场的财富与单个赌徒而言,赌场的财富可以看作是“无限大”的,在“大数定律”的作用下,赌徒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这时问题来了,如果世界首富来到赌场,会发生什么呢?这时如果不采取任意措施的话,那么赌场就有可能输。当然,赌场是不会让这样的蠢事发生的。因为赌场早就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能力设置了“最高投注额”,在这种规则之下,“大数定律”所保护的,依然是赌场的老板!
因而,赌场老板最怕的,不是怕赌徒会赢光赌场的钱,怕的是赌徒不再去赌。只要赌徒去赌,赌场有的是办法利用人类的“心理缺陷”,慢慢地引导赌徒一步一步地走上不归路。
对于那些略为懂得一些“概率论”皮毛却扬言要去赌场一显身手的人来说,可能会更容易陷入赌场为他准备好的各种陷阱,最为常见的就是“赌徒谬误”。
比如,当人们连续抛出五次“正面向上”的硬币时,会习惯性地认为下一次“正面向下”的“机率”会变大。而事实上,无论硬币抛出过多次的结果如何,下一次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机率”仍然相等。
上面这个例子中的“赌徒谬误”看起来很好避免,但是在今天的高科技赌博中,赌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已与“现代数学”完美结合,对赌徒心理的控制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只要赌徒一上手,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心理陷阱”而无法自拔,足以令任何一位沉迷于赌博的赌徒走上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