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许多影视剧和小说中都见过一种类似魔法的“邪术”——催眠术,催眠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人催眠并控制他的行为,现实中是否存在这种邪乎的东西呢?
在许多西方国家,催眠多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用于心理治疗,但在国内还未获许可,催眠治疗尚不合规。
催眠术(hypnot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运用心理暗示和受术者潜意识沟通的技术,因为人类的潜意识对外来的信息的怀疑、抵触功能会减弱,因此施术者会用一些正面的催眠暗示(又称信息,例如信心、勇气、尊严)替换受术者原有的负面信息(又称经验,例如焦虑、恐惧、抑郁),从而让受术者能够产生和原有不同的状态。
简单地说:催眠术是利用心理暗示进行沟通的技术。
复杂地说:催眠术是绕过表面意识而进入潜意识输入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行为。
理论地说:催眠是心理暗示行为,施术者通过语言、声音、动作、眼神的心理暗示在受术者的潜意识输入信息,改变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受术者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不用闭上眼睛,甚至会无意识接受了催眠师的心理暗示。
在之前关于潜意识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主意识和潜意识是共存互克的,主意识越活越,潜意识越弱,反之亦然。催眠便是引导主意识沉睡,潜意识活跃的一种方法。睡觉是主意识睡了,而潜意识正清醒,梦境便是潜意识营造的。
催眠师对被催眠者可以说是完全控制的,对于催眠师的指令会无条件执行,除非被催眠者的潜意识接收到明显不合理的指令,如“脱光你的衣服。”催眠师将其解读为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即使被催眠,也不会做伤害自己或违法的事。那么催眠师是否真的无法控制被催眠者做坏事呢?
其实不是的,被催眠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完全源于催眠师,“脱光你的衣服”这样的指令不会执行,但是换一种说法“现在天气很热,导致你心情烦躁,浑身流汗,前面有条小溪,可以脱掉衣服好好洗个澡。”这样的指令却会被执行。
再比如,早前间火车站常出现的拍肩客,利用瞬间催眠的手段,让乘客乖乖打开口袋,事后毫无知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人制造出低沸点汽油,负责的官员相信他的研发团队不会泄露机密。有个催眠师就催眠了其中一员,暗示对方自己是他的上司,要他简单扼要说明个中秘密,这个人果然照实说了。实验很快就停止了,因为他越说越多,再不停止,这位催眠师就会成为低沸点汽油专家了。
催眠师甚至会在被催眠者潜意识里种下“心锚”,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动作,被催眠者即使在清醒的状况下一但触发心锚,便会立刻进入被催眠状态。
由此可见,催眠师完全可以将一杯硫酸说成一杯水让被催眠者喝下去,只要催眠师擅长欺骗或者转换说辞,完全可以控制被催眠者做任何事。这完全取决于催眠师的道德底线。不像普通的医学治疗,开的什么药都有迹可循,催眠治疗多为一对一,发生了什么只有催眠师一人知道,很难监管。所以我国对这项技术的应用仍持否定态度,社会上的催眠证书也只是某个机构派发,不具有任何官方效力。
那些人不容易被催眠呢?通常体质虚弱或神经衰弱者的感受性低,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教育程度低或常识缺乏者,由于听不懂指令就不容易被催眠;不够专心的人容易分心、胡思乱想不容易被催眠;紧张不易放松的人感受性低,不容易被催眠;意志力弱的人感受性低,不容易被催眠;还有好奇心强的人,只是想观察、试验,因此感受性低不容易被催眠;还有恐惧心太重的人,因为看了太多小说、电影的荒谬言论,心生恐怖,不容易被催眠。催眠师将被催眠的难易描述为感受性,感受性越高,越容易被催眠。
不过能否被催眠也和催眠师的水平有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催眠的应用前景同样是极为可观的:
外科手术
手术放射学中所运用的催眠,不仅可以减缓病人的疼痛和焦虑,还缩短了手术用时,简化了手术程序。
癌症许多癌症患者不光在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在化疗之前同样如此。在一项实验中,16位实验对象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以上症状,而催眠缓和了这种不适感。
免疫力对高度催眠易受性的实验对象来说,催眠可极大提升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跃度,这两种细胞对于提升免疫力极其关键。
戒烟美国肺脏协会发起过一组催眠疗程,有近三千名吸烟者戒了烟,22%的人声称在催眠后一个月不再吸烟。
催眠术是一把双刃剑,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
声明:以上内容仅作为故事分享,包含未被科学证实的部分,请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