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不专注,总是丢三落四,可能是因为
TUhjnbcbe - 2025/3/23 11:02:00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屡屡被老师叫家长。也有家长说,孩子特别笨,刚刚教会的东西“撂爪”就忘。

有的孩子很简单的动作重复很多遍也掌握不了,做起来歪歪扭扭,看上去很不协调。还有的孩子丢人拉四,自己的东西都收拾不好,很让家长操心。

一些人认为,孩子小,出现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的,等长大了就好了。事实上,如果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不能大意,你的孩子很可能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

01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因大脑功能失调而导致的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强,也就是大脑无法对肢体动作发出正确的指令。

简单说就是大脑对动作无法有效控制。感统失调会导致孩子学习能力障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动作缓慢、不协调等情况。

大脑是人体“司令部”,人的所有行为动作都要在大脑的支配之下才能准备地完成。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大脑发出指令—身体接受指令—完成预定动作。

我们观察到,婴儿因为大脑发育不成熟,无法完成准确的抓取动作。随着大脑逐渐发育成熟,孩子的动作也越来越协调,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动作,完成相应的任务。

一般来说,孩子在三岁之后,除了一些精细动作,大脑控制动作的能力就跟大人差不多了,比如拿筷子、给花浇水、摆放积木等等,都能做得很好。

但是如果大脑发育出现“感统失调”,他们的记忆力、反应能力、控制动作的能力等,就会与正常的孩子表现不一样,表现在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孩子上学后,学习能力也会比较差,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较差。

02“感统失调”产生的原因

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先天因素,二是后天影响。不管是先天性因素还是后天的原因,这种情况都会非常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必须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第一、先天性感统失调

先生性感统失调,是指孩子还在妈妈腹中时,因为胎位不正使胎儿的发育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也会影响到出生后的婴儿。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选择剖腹产的妈妈,由于孩子无法接受产道的挤压,婴儿的触觉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导致孩子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较差。

第二、后天因素引起感统失调

孩子大脑发育的过程就是大脑不断接受外部信息刺激的过程。大脑接受刺激越多越充分,大脑发育程度越好。为什么儿科医生建议要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原因就在这里。

现代家庭由于对孩子过于疼爱,所以家长包办代替了太多。比如,以前的孩子在八个月左右都会在地上、床上爬行,现在的孩子整天抱在父母怀里,被保护得很好。

这样虽然减少了孩子受伤害的危险,却也剥夺了孩子大脑接受外部刺激的机会。如果孩子接受外部刺激不充分,就会影响大脑发育,出现脑部发育以及肢体协调能力不能相互配合的问题,这就是引起孩子感统失调最主要的后天因素。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训练,通过摸爬滚打、玩耍等活动刺激,促进大脑发育及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03“感统失调”的危害

第一、反应迟钝、学习能力较差

“感统失调”的婴儿一般表现不活泼,对大人的逗引反应慢,学习模仿能力较差。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传达到大脑,大脑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并发出相应的指令,所以导致孩子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动作不协调。

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记忆力、行动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力发展都慢于同龄人,别的孩子一上午就能学会的东西,他们几天也掌握不好。如果不能及时改善这种状态,孩子的学习及正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心理敏感脆弱

“感统失调”的孩子对自己不正常的状况有明确的感知,只是因为生理原因自己无法控制,因而很多时候他们会有无力感。

别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做成的事情,他们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还不一定能做好。面对较为复杂的情况,他们就表现出紧张、焦躁甚至癫狂的情绪。

知道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同又无力控制改变,他们的心理很敏感脆弱,不愿意和其他人接触,变得性格孤僻、自闭。孤僻自闭会进一步加重失调状况,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内心比较自卑

孩子表现不好,会让父母着急失望,进而会训斥打骂孩子。这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善状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很可怕的心理状态,它会使孩子失去进步的信心和动力,变得胆小、心态灰暗。

04家有“感统失调”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做

如果孩子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不仅家长操心,孩子也非常痛苦。家长要懂得,孩子面对这种无力感时,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去积极面对、积极克服。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不优秀不正常,就是责骂嫌弃孩子。要明白,这种先天性缺陷也不是孩子想要的。

第一、促进大脑发育

感统失调是因为大脑发育出现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抓住大脑发育这个关键。麻省理工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促进“感统失调”孩子大脑发育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跟孩子交谈。

在跟孩子的交流中,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持耐心,最好每次保持一个话题,谈话的内容也要由浅到深,逐渐增加难度。

交流中一定要鼓励孩子多说,而不是父母说孩子听,并且要给孩子留出思考的空间。随着谈话能力增强,孩子其他感觉也会慢慢被唤醒。

第二、多让孩子尝试

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一定多给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能让他们自己做的事情就大胆交给他们去做。鼓励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选择,比如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如何玩玩具等。

都可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家长做好配合就好。尤其是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他们练习爬行,爬行这个动作最有利于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对大脑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帮助孩子重塑感知

有一部分存在“感统失调”的孩子,表现出和人接触的畏惧和抵触,即便跟自己的父母也不愿意有身体接触,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病情的康复。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的方式帮助孩子重塑感知能力。

必须强调,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比如可以利用吹风机的暖风缓缓吹遍孩子的身体,让孩子接受这种温热感,然后再由妈妈给儿子一个拥抱,让孩子明白妈妈的拥抱是温暖的、安全的。

安全育儿常识寄语:

“感统失调”在孩子12岁之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就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所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人体是一个系统整体,某一方面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全身。尤其是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更需要调动全身器官的参与来纠正。

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婴幼儿这段时期,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摸爬滚打、自由玩耍、心情释放天性,过程中辅以科学的引导,孩子就会慢慢恢复正常的感觉,大脑快速发育,达成全身的协调配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专注,总是丢三落四,可能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