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显红常识就是答案
TUhjnbcbe - 2025/3/12 9:21:00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http://www.mvdtj.com/

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很多人都理解错了。王大师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而这个“知”,是良知的“知”,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就是良知”。

啥是良知呢?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诚实…这就是良知。良知是不需要学习的,是天生就会的。这个道理,佛家换了个说法叫:本自具足。

人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擦亮良知,因为人们的良知上了灰尘。

其实,放在商业上也一样,很多东西就是常识,然而我们并不重视,还要到处去找答案。俗话说:拿着钥匙去找钥匙,钥匙其实就在身上。

前面拿王阳明举例,我是想说,常识就是良知,常识就是答案。

下面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懂。

1、门头、广告牌字体要放到最大。这是常识。因为太小了,顾客发现不了,就没法产生销售。这个简单的常识,放到西方红方法里,就叫“字体放大的技术”,背后是信号源强度原理。今年,我去塞罕坝机械林场旅游,哪里有个小镇,里面的招牌字体都很大,我觉得他们掌握了“放大的技术”,但是没有品牌信息,就非常遗憾。

2、电梯广告声音要大、画面要震撼。这也是常识。电梯广告里面,乘客都很少看画面,这时候声音要大,比啥都强。即便是乘客犯困,怎么都能听到广告,电梯广告是听觉行为。画面重要么?重要,画面要震撼、要重复。北京的地铁就很奇葩,用的是最老的显示器,而且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这是反常识行为。

3、设计、创意、营销的终极目的,就是卖货。这是常识。可是有多少人,在做这些事时,从一开始就忘了“终极目的”。有多少包装是能卖货的,有多少创意是能卖货的,有多少营销是能卖货的…。西方红方法强调,衡量设计、创意、营销等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能不能卖货、立刻卖货、一直卖货。

4、企业的自媒体,就是最大的免费广告。这也是常识。产品包装、办公楼、运输车、礼品盒、办公桌、文化墙…这些都是企业的自媒体,都能够为企业所使用。可是,大多数的企业,产品没做好、包装没做好,就开始去外部找答案,花钱砸广告,找销售渠道…。然后,外部的,都是最贵的广告。就像我开头说的,人们总是拿着钥匙去找钥匙。

5、客户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广告。这也是常识。可是,很多人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以为只要钱多,砸广告就行。前几年,线上教育贼火,很多垃圾项目,都拿到了投资,它们的做法是广撒网,因为不钱太多,投资人给的压力大,所有动作就变形了。而那些活下来的企业,一直都在做精准的动作,一直在降低获客成本。

6、有花小钱办小事、花大钱办小事,没有花小钱办大事的。这是常识。可是有多少老板,愿意去相信“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前几天,我参加一个线下沙龙,有个首钢集团出来的高管说:做企业,就要学美团、滴滴,你看美团没有一家餐厅,就能做到全国最大的外卖平台,滴滴没有一辆出租车,但是做到了打车第一名。我听完,后背发凉。这位大佬的逻辑,兄弟不敢恭维。

8、食品包装要有食欲感。这也是常识。可是很多食品包装,就是真不懂。康师傅牛肉面,是多么的有食欲感。而很多的包装,上面放了一堆文字,消费者都懒得去阅读。

9、减肥很简单,少吃饭,多走路就行。这个也是常识。可是很多人为了减肥,那就是玩命,使劲的跑步、使劲的饿肚子…。这么简单的道理,也啥大家不去做?因为做不到。就说健身这件事,很多人都错了。去年,我和郎平的隔壁室友(国际级运动员)一起吃饭,她说:她们专业的做动员,一天也就训练两个小时,而且是中午12后,她说:跑马拉松这类运动,根本就是自残。跑步时间,一定要在中午12点到下午16点之前,因为早上和晚上,空气中都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也是常识。

10、商业的成功靠逻辑,而不是靠营销技巧。产品是营销的第一基石。这些都是常识。任何商业,它本质都是一门生意。昨天,我看了一句话“说在创业的人,肯定没赚到钱,说自己做生意的,才是真的赚到钱的。”太有道理了。商业逻辑都不通,在努力也不行。前几天,我在微博嘲笑“共享雨伞之父”,共享雨伞这件事,商业逻辑就不通,怎么折腾它都不可能成功。就拿北京来说,几个月下一次雨,做共享雨伞的只能喝西北风了。

11、促销活动“买元送元”,这是反常识。这是我朋友圈的一个促销信息。我看到后,就笑死了。我在想,什么人会相信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有一次,我在通惠河参加一个活动(传销),只需要投资元,一年就能赚万,后来我把拉我去的人删除了。只需要动脑子,就能破处这种骗局。

12、电视广告的本质是产品秀、是耍把戏。这是常识。可是有多少广告,都把电视广告,做成了“艺术品”,甚至连产品信息都没有,就拿泰国广告太多,它创意确实好,但是卖不了货,这种创意就是“伪创意”。西方红方法强调,电视广告“产品是主角”,15秒的时间,一秒都不能浪费掉,每一秒都在鼓动消费者买买买。

13、调研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为了找到启发。可是,很多调研,都是假设一件事情,然后去证明它是对的。就像你要做一款酱酒,你不知道能不能做,能不能赚到钱,于是你就朋友圈调查,问这些人喜不喜欢喝酱酒…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喜欢…。但是,他们并不会购买你卖的酱酒啊,调查的问题都错了。

14、知识就是诅咒。去商场时,经常看到:3F、4F、5F…。你会觉得,所有人都知道是第几层呀…但是我要告诉你,很多人真不知道它是啥意思,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当顾客都不认识,肯定就没法找到餐厅,就不会发生消费行为,则这个广告无效。用中文的“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就是常识。

15、鸡肉行业能做连锁品牌,小龙虾就做不了连锁品牌。鸡肉行业,有肯德基、华莱士、德克士、麦当劳…,而小龙虾行业,就没有连锁品牌。这是一个商业常识。原因是小龙虾的供应链不稳定,季节性太强,所以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生意。

常识就是良知,常识就是答案。

(结束)

就分享这么多,类似的营销常识太多。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显红常识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