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普及常识迫不及待原创随笔
TUhjnbcbe - 2025/3/12 9:20:00

这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武汉,然后波及全国,让原本应该开开心心过春节的全体中国人都成了抗击病毒的参与者。

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尚未结束,彻底的总结和反思还需要一个过程,仅就目前的权威信息来看,在当下的社会,普及常识还是当务之急,迫不及待。

什么是常识?就是普通知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认知,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知识等,且这一切还基于敬畏自然这个基本要义。

为什么说普及常识迫不及待?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和人们的常识不够的关联度太高。

医学专家已检测出病毒来自于野生动物,而蝙蝠是宿主,在当地已被关闭的一个较大的海鲜市场的检测结果也让这个结果成了实锤。

海鲜市场怎么会有野生动物?因为市场有需求,有人偏爱吃野味,商家便被逐利所驱动,于是就有了专门贩卖穿山甲、竹鼠、野兔、乃至面相丑陋渗人的蝙蝠。需求—供应—贩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环。

我完全弄不明白某些人为什么会有吃野味的特殊嗜好,现在的物质生活富足,鸡鸭鱼牛羊猪,各种肉类产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就不相信蝙蝠的营养会高过牛肉,野兔的营养会高过家兔。

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是人们选择吃野味在常态下是不得已而为的选择,基本上是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比如战乱时期的物质匮乏、身陷荒野的挣扎,这个时候但凡能够果腹充饥的东西都会被选择,但这只是在极端状况下的会出现的。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吃饱吃好都不是问题了,那为什么还会有这种情况呢?无非就是一种畸形心态的体现。在古代,帝王们为了彰显自己的天子身份,吃腻了大鱼大肉,便会追求物以稀为贵的东西,山珍野味恰好就成了满足这种畸形心理的东西,能吃上日常难以寻到的东西这是一种特权的象征。到了现代社会,虽然不会有皇权意识了,但腰包里的几个余钱也能把一些人的脑子烧热,吃完野味可以多了一个在别人面前炫耀和吹牛逼的资本:“你们吃过蝙蝠吗?吃过穿山甲吗?吃过老鼠吗?”

可怜的人,已经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满足自己浅薄苍白的虚荣心了。

这就是明显的缺乏常识,他们对基础的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即便一知半解,也缺乏敬畏自然的意识。

所以说普及常识迫不及待。

当一个个体因为常识的缺乏导致他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往往不只影响他一个人,有可能对一个大的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就像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这是很可怕的。

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尽管我们处于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但一些社会成员的心智因为常识的缺失而显得非常低下,甚至不夸张的说,这些人的衣着打扮与你我没什么差别,但他的行为方式跟茹毛饮血的野蛮人没什么区别。

整个社会所有人都有普及常识的义务,拯救他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拯救我们自己,覆巢之下,没有完卵。每一个无辜的人都有可能因为缺乏常识的人的恣意乱为而成为受害者,有的代价甚至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文/赵砾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及常识迫不及待原创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