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珠一散百怨多,对面两猜千层惑。”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历时三个年头,死看死守、动态清零多天之后,年早春里,新型变异毒珠“奥密克戎”骤然大面积卷土重来,仅3月1日至2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例,波及28个省,日增确诊上升到四位数。面对让人犯堵的数字,压抑了三年的焦虑再次漫过心头。
在人类的强大遭遇病毒肆虐的尴尬面前,如果用医学理论来回答,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如果用哲学理论来回答,存在即是合理,博弈即是规律;如果用心理学理论来回答,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如果用逻辑学理论来回答,人类终将战胜病毒。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医学问题不仅需要医学的思考。本文重点想说说疫情卷土重来之下人们的心理防线。
失职问责下的“冷冻”应对
在权力成为社会运行基本工具的前提下,对官员责任感的催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面对抗击新冠疫情这场人类罕见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各级官员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将直接决定这场战争的成败。
据年5月1日出版的第9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湖北省纪委监委文章《疫情问责坚持实事求是彰显人性温度》介绍,从疫情发生截至4月中旬,湖北省处分疫情防控中失职失责党员、干部多人,其中厅局级10多人,县处级多人。可以说,问责规模空前、力度空前。
第一轮疫情之后,抗疫工作进入常态化,对各级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明哲保身、瞒报疫情;官僚主义、处置不利;麻木懈怠、行动迟缓等导致的贻误战机和疫情扩散,也进入了常态化监督。而且很快成为当下惩腐之外最为敏感和严厉的职业监督。当然,疫情防控也就成了官员心里最为硬核性的政治任务。
面对责任和压力与日俱增,在小心翼翼中,更多人选择的稳妥策略就是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天平上,不知不觉将砝码向左移动。面对这次奥密克戎来袭,尽管波及范围很广,很多地区还属于动态可控状态下个别点的疫情,但高速关闭、城际交通关闭、学生放假、疑似感染小区封闭、菜市场关闭、服务性场所关闭等近似封城已陆续蔓延。科学防控究竟应该定位在哪个点上,答案很难统一,一些官员积极的思维依然是只要疫情安全,即是职位安全。如若觉得偏颇,依据未必充分,但都市的冷清,经济的冷清和生活的不便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焦虑。
谈虎色变中“焦虑”的膨胀
只要一出门,警觉与担忧的交织,就会使安全感变得异常脆弱。每当对面有人走来,无名的焦虑便会突然袭来,潜意识传递的第一信号,那身上大概带有病毒吧。于是,口罩后面便会本能地屏住呼吸,直到那身影远离十步开外。
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始于年初。对于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所有媒体聚集的焦点是:“病毒可以治人死亡,全民佩戴口罩预防。湖北武汉紧急封城,机场高速陆续关停。”由此带来的公众心理压力一直持续到湖北疫情得到根本控制,各地每日新增疫情逐渐下降到两位数。随着日常生活秩序逐渐恢复,人们每天心里最真切的祈祷,就是希望病毒从此远离。
新冠流行也带来了一次全民科普。新型冠状病毒与当年sars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潜伏期和感染性都有所不同,显微镜下的形状可呈圆形或椭圆形,整体形状类似皇冠,故称冠状病毒。既往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6种,所以新冠应属第7种。
概因中国疫情防控在全球独树一帜的全面成功吧,目前,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已有6大类,传入我国的还比较有限。
最早于年10月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变异病毒,于年6月份,通过境外输入首次在我国广东省发现3例。半年后,更加可怕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我国登陆。截至年12月15日,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里,天津和广州接连报告了两例境外输入的感染奥密克戎病例。研究发现,其传染力相当于德尔塔的三至五倍。
此次奥密克戎变异毒珠给人们带来的心理焦虑远远胜过年初。其一,变异毒珠的侵害能力已经超过了我们接种的疫苗抗体适应范围,简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二,变异毒株传播速度更快、隐蔽性更强让人们对原有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产生了担忧;其三,变异毒株变异速度之快让人们在心理适应上也是措手不及,目前毒珠已变异为“奥密克戎BA3”;其四,人们对于一种负面情绪影响的抵制能力并不总是无限的,已经三年的咬牙坚持,全民抗疫,面对不知疲倦的变异毒株不断来袭,厌战似乎也在所难免。这种整体性心理焦虑自然会影响到每个家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人们内心里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