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两个案例,颠覆掉你脑中那些错误的富人思维。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研究,研究者给你块钱去赌场玩一种游戏,这个游戏的输赢概率都是50%,但是赢了你能赚30元,输了你只赔掉20元,按照统计论常识,玩这种游戏的数学期望是10,意味着我们玩得越多赚的就越多,是不是这个道理?
可是研究的结果是去赌场的人都不太想玩这个游戏,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人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心理叫做损失厌恶,它指的是相比赚块钱的快乐,失去块钱的痛苦更让人难以接受。听起来挺有道理,我们也确实是这样的。
可是很遗憾,这项研究完全不靠谱,因为与研究结论正相反,损失厌恶才是人的理性决策。
想象你在打游戏,游戏里面有个洞穴副本,下副本可以获得巨额宝藏和一身神装,但是这个跟副本的boss非常强,有90%的概率能杀死你,请问你下不下这个副本,你可能会下去试试对不对,那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会下这个副本吗?比如让你去索马里偷宝藏,但有90%的概率你会死在那,你去吗?
你肯定不去,因为游戏里你有无数条命,而真实世界里,你只有一条命啊。那说回心理学家做的这个实验,赢一次赚30,输一次赔20,输赢概率都是50%,数学期望是10。听起来很美好,可是我身上只有块钱,所谓的数学期望没有考虑到一种概率:“我连输五次怎么办”?我的块钱赔光了,游戏没法玩了怎么办。
统计学中,只有在满足大数定律的前提下,也就是我们能够无限次常识的时候,数学期望才有意义。而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这时候讨论数学期望的就是书呆子行为。
由于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比起我们赚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亏到元对我们伤害更大。如果你的股票赔掉了50%,你需要%的盈利才能涨回原价,如果你的股票赔掉99%,你需要00%的收益才能回本,所以比起赚钱,你更怕赔钱,这才是聪明人的理性思考。
另外一个类似的段子是,现在给你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直接给你万;第二种是你扔一个硬币,扔到正面就给你0万,背面就什么都没有,你选哪种方案呢?
你可能会说选第一种的是穷人思维,选第二种的是富人思维,因为第二种方案的数学期望是万,那我就只能说你脑子坏掉了。
绝大多数人现在都没有万,那么万现金就足够解决他现有的问题,比如买辆车、付个首付,换个手机什么的,这怎么就成了穷人思维了呢?我都要饿死了,面前有个烂桃,我就要捡起来吃掉,你偏说你先别吃,再往前走两公里,会有50%的概率出现仙桃,富人思维就是吃仙桃,那你这不是有病吗,这不是富人思维,这是二傻子思维啊。
我们生活中的常识有时候比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老农民的智慧有时比大学生的聪明好使,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觉,损失厌恶是正确的。
那最后我们再说说真正的富人思维,你现在给了我一个扔硬币的机会,我有50%的概率获得0万,那我有没有可能把这个机会卖出去?我可以用万的价格把这个机会卖给一个亿万富翁,因为亿万富翁也许会愿意搏一搏0万的概率,就像你愿意花10块钱去赌一个赚元的机会一样,因为输了也无所谓的。
亿万富翁除了使用这个50%的机会外,他还可以把这个机会拆成万个收益权,卖给万个人,每份卖5块钱,每张收益相当于一张彩票,拿到收益权的人中,50%什么都得不到,少部分人可以得到元,极少数中大奖的人可以获得00元,最终奖金的总额就是万。
这还没结束,接下来亿万富翁立刻宣布自己又获得了一个销售收益权赚万的机会,而且以后每个月都可以销售一次收益权,那么每年的预估收入就是万元,净利润0万元,亿万富翁以20倍的PE对外募集资金,企业预估4个亿,预计5年后上市,亿万富翁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亿富豪。这才是富人思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因为我们手里的资源非常有限,所以风险厌恶才是理性的、正确的选择。所以在直接获得万和50%获得0万之间,如果你没有办法对冲掉风险,那么就去选万,拿住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