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专辑之四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为了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了让孩子们成为有用的人才,请每位朋友都掌握一些育儿常识。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营养调理
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准备一个干燥的容器,把洗干净的奶嘴放在里面,盖上盖子,需要用的时候打开就行了,出门携带也方便。
*给哭闹的宝宝包上襁褓
新生儿出生后不适应外界环境,很容易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哭闹、睡不安稳。
这个时候可以给新生儿包上襁褓,不止可以保暖,还可以安抚婴儿的情绪,让宝宝睡得更好。
注意:包襁褓时,宝宝脸部朝上,脚部要预留出足够活动的空间。
襁褓并不能预防罗圈腿,给宝宝包成紧紧的蜡烛包会对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除了上面自己打襁褓的方法,宝妈还可以选择购买防惊跳襁褓。
*、观察是辩识孩子的基础
我们常说:先懂孩子,再懂教,到实现生命的意义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句话。
平时我们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来实现高效陪伴呢?
为什么要观察孩子?
因为通过观察并且记录孩子的日常、行为举止、语言、语句以及活动、作品等等,我们能够获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甚至能够根据幼儿早期发展的指标评价孩子的认知发展发育和情商。
那究竟怎样才是有效地观察孩子呢?
好像一说观察,大家就觉得说:“观察不就是看嘛!我天天都看着我孩子呀!”
其实,观察也分两部分:观和察。
要观看和觉察孩子的行为、动作、表情、情绪,还有语言以及非语言的一些体态的信号等等。
*、婴幼儿可以施行的项目化课程
在现在k2的教学体系中,我们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PBL也就是项目化的教学方式。
我们认为父母、老师和环境是对孩子的教育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
因此,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捕捉孩子的生长发育里程碑的指标,或者是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孩子的兴趣为起点,开展这个项目化生成课程。
甚至是刚会走路的孩子,也用这种课程的方式。
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综合性的开展,有效地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系统化的批判式的独立思维思考能力。
好像一听项目化课程,然后应用到婴幼儿,似乎有一点点不太容易理解。
其实非常的简单。
比如说首先我们根据平日与孩子的相处,我们观察捕捉了孩子的兴趣,比如说拿积木模仿妈妈打电话,或者是特别喜爱的恐龙,或者男孩子喜欢汽车等等。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当做一个项目化的课程的中心。
以老师家姐姐小时候非常喜欢化妆品来举例。
这个化妆品就是这个课程的中心,那么延伸出去,可以是美术、艺术的课程。
比如说我们用化妆品和化妆的一些工具:眉笔、各种化妆刷之类的,去引导孩子画画。
然后,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颜色的学习。
同时,这个化妆品还可以结合运动课程。
怎么说呢?
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嫁接到大动作的课程里面,我们可以把口红放在头顶上顶着走,看谁走得最远。
这里体现的就是孩子的一个平衡能力。
我们也可以嫁接到精细动作的项目上去,比如说我们可以用睫毛夹让孩子夹起不同的物品。
也可以是音乐课,我们去唱一首跟颜色相关的歌曲。
然而这些都是最直接的,还可以是语言的认知发展,教孩子认识每一种化妆品的名字,我们可以去认识每一种化妆品的颜色,从中去达到语言认知的目的。
所以说起来,其实一点都不难。
还可以是数理逻辑。
怎么样说呢?
比如说我们数数看、摆摆看,一堆物品的估算(现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也会有),我们就可以把一堆物品摆在那,让孩子去猜猜:这里有多少个?
口红盒子、腮红盒子,这些就是一个很好的立体几何的教学啦。
还有眼影、腮红的形状,这些就是平面几何了,我们还可以说大小、多少的概念,甚至乎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去学习分类的概念。
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宝贝在纸上用化妆品画出各种各样表情的变化,也可以去引导孩子说出他们对这个颜色或者质感的一些感觉。那这里就是情绪和社交的领域啦。
最后,我们还可以把宝贝用化妆品制作出来的各种面具、道具、衣服、装饰等等,开展一个小型的话剧表演或者一个剧场的演出。
总的来说,这种对应的戏剧化或者演绎的表演,就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呈现过程了。
这就是一个项目化的生成课程了,而且婴幼儿就可以实施开展。
是不是很容易?
这样,在兴趣下引导、启发,并且用系统化的综合学习的方式,小朋友很容易就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项目化的系统思维。
那么进一步的延伸,我们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孩子的提问:为什么会下雨呀?
甚至用科学家式的论证方式进行项目化的开展。
我们带孩子去验证他们提出来的各种疑问,去检验这个答案,那孩子还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意以及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非常非常适合我们在家里开展,也非常适合有二胎或者是多胎的家庭一起进行。
这也可以是一个混龄式的教学方式。
*、孩子有没有遵守规则或者是遵循原理使用工具。
我们可以观察到,比如说宝贝有没有去排队等候,遵守规则?
其实,遵守规则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而是他们的脑认知还没有发育到懂得规则的程度。
所以这个时候,加拿大学者就把“有没有尊重使用器材或者用具”列入到此问题。
也就是说“是否粗暴的使用工具”也被列为观察之中。
因为这里会有一个情况,就是说孩子模仿我们大人(成人)去使用工具,这个也就是体现出孩子的认知发展程度。
育儿,养老,每一项都牵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