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教育最大的漏空,就是把常识教育给忘了
TUhjnbcbe - 2025/1/19 18:05:00
吡美莫司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s://m.39.net/disease/a_9330896.html

教育干的事,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还有那句话,十年育树,百人育人。说明育树比较容易,育人难。关于这一点能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今天就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最基础的认知教育有多么重要。认知决定了思想,思想决定了行为。有一些无知的人,由于认知缺陷,直接导致他们的行为实在对不住成年人这三个字。

例如,当我在说教育这件事的时候,有一些人就开始动脑子了,可叹的是,他满脑子都是学校。也就是说,在他的认知里,教育就是学校,学校就是教育。所以你谈教育有问题,他就自然就联系到学校有问题。这只是思维还不够宽广,这还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有的就让人无法接受了。比如当提到农民与粮食这件事。我们说没有农民种地,粮食就无从谈起,大家都得饿死这些道理的时候。我不知道有些人是装嫩,还是真的幼稚。说没有农民种地没关系,国家还有那么多的农场,还有从国外进口粮食等等。言下之意,就是农民可有可无,不稀罕,不要把农民抬得太高了。

这就让人立刻对这种人产生一种,既气愤又可悲可叹的心理。如果我们偶尔遇到了几个真的是傻不拉几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就跟一个傻子一样,笑笑也就过去了。但是发现这种认知能力严重缺陷到已经是一部分社会认知了,就不得不让人感到可叹和焦虑。自然而然地也就是跟教育联系到了一起。

一句话,这种人实在是太欠教育了。可能欠的是学校教育,也可能是家庭教育,也可能是社会教育,总之他们都欠缺。

就比如说这粮食,说国家有农场,用不着农民的粮食都可以,实在不行可以进口。老胡最担忧的是,有这种认知的人,如果是普通的一介草民也就算了,但如果真的有一些专家学者也是这样的认知水平,那问题就严重了。

农场也生产粮食没有错,但比例能到多少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老胡也不知道这个比例。想知道很简单,马上去百度查一下就知道了。但是常识是什么?十分之一有没有?百分之一有没有?能不能够用都不知道吗?如果连这点认知都没有的话。

那农民产粮养活着国人,就变成了国人劳动养活着农民了。结论就反了,是非黑白就颠倒了。那农民今天还活着,有饭吃有钱拿,赶紧磕头谢恩吧。

想想也真够可以的,我们经常讥讽“何不食肉糜”。其实我们身边有太多的这种人。

原因在哪里?甚至让我联想到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原理。是不是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让许多人首先从思想认知开始递弱了,接下来就是行为上的递弱。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代不如一代,真成了必然了吗?

因为我们实在是缺乏现实再教育了。如果可能,真想让那些人重温一次大饥荒,重新体验一回缺少粮食的滋味。可能只有那样,才能让这种人真正被教育。

记得20年前大学那会儿,老胡的几位同学在一起瞎聊天,聊起来战争。老胡说战争是残酷的,它残酷到你能联想到的和你联想不到的所有事情。大规模的战争一旦爆发,就连平时都好好的天气,都由此变得阴晴不定。它的破坏性是全方位立体式的。

可是这样的观点被其他几个同学嘲笑了。说那是过去,现在打仗都是高科技,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操作电脑,摧毁对方的军事基地就可以了。说得跟打网络游戏一样,跟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老胡就觉得,未来的30年里,肯定会出现整批整批的有着那样认识的人。直言不讳地说,就是批量生产无知的人。果不然今天,就真的出现了。

其实在老胡眼里,这种人就是那种真正的低等人。就是从生物演化论上说,这种人就是属于那种认知能力进化慢的,他们并不能从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教育里,真正汲取到被教育的精髓。他们在这方面甚至是先天性缺失的,你必须给他实实在在的教育,他才能认识到,否则,他们都是非常容易忘本的低等人。汲取不到经验,就很容易让人类重蹈覆辙。所以说,这类低等人,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存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最大的漏空,就是把常识教育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