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文读懂心理传记学
TUhjnbcbe - 2024/11/5 9:07:00
环孢菌素胶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294.html

一般认为,年出版的弗洛伊德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是第一部心理传记学著作,标志着心理传记学研究的开端。

如果从那时候算起,心理传记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

通过百余年的发展,心理传记学体现出它自身独有的优势。

它的优势主要有三:一是,它寻求对个人生命意义的理解而不仅仅追求统计上的显著;二是,它通过对个案进行的比较分析,完成了对个案的深度探究,弥补了通则性研究的不足;三是,它也可以提出或者验证理论与假设。

说到这儿,可能就有人要问了:究竟什么是心理传记学呢?

2.

《心理传记学手册》中虽未直接对「心理传记学」下定义,但该书的序文中界定了「心理传记学」的研究目标:它是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式;它的目标不是探究普遍规律或特定群体,而是寻求对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的理解;它的目标不是探究「一般化」,而是探究个体生命最深层、最微妙和最特殊之处。

关于「心理传记学」的这个界定,要理解到这样几层意思:

一是,所选择和应用的是心理学理论,而非其它学科的理论或常识心理学,以区别于其它传记研究;另外,不限定某一种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二是,对个别人物的心理传记学研究,既包括在世的人物也包括逝去的历史人物,因而也就排除了对一群人的研究以及仅对历史人物的研究。

三是,隐含着「叙事」取向,但研究方法上抱持开放态度。

…………

3.

其实,从心理传记学的发展史来看,心理传记学本身就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得到发展的(起源于心理学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文艺家与政治家所进行的传记研究)。

上世纪末,心理传记学才开始被当作一门学科看待,有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4.

说到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方法,有研究者就做了这样的表述:

首先,选定一位对其生命历程感兴趣的传主(比如老舍),或者有关传主的悬念性问题(比如老舍究竟是不是死于自杀);

其次,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访谈、阅读,收集传主的资料;

接着,仰赖直觉或者理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情节与事件,划定数据(资料)的范围;

然后,在选定的数据(资料)间反复编织与咀嚼,并且去同理、贴近传主的生命经验,体会出贯穿传主生命的情感与解释;

末了,考虑文学修辞、形式、结构、技巧的运用,将传主的生命经验撰写成具有艺术性与启发性的生命故事(文学作品)。

5.

在研究方法的讨论上,很有必要提一下「原型场景」理论。作为心理传记写作者,要有能耐捕捉住一个聚集很多感觉且饱和众多意义的场景,这通常能为笔下传主的生命做出深刻的批注,也会成为一部作品力道的重要来源。

生命有许多原型场景,每个都彰显出不同生命阶段的状态。

其中,最核心的那一个会如同墓志铭,足以贯穿人的一生。

6.

如果说心理学是探究人性的,那么相比离人性更远些的主流心理学,追求对个体深层心理进行研究的心理传记学是一条心理学「回家」的路。

(参考文献:《心理传记学手册》,[美]WilliamToddSchultz著,郑剑虹、谷传华、丁兴祥、舒跃育、雷学军等译;《国际心理传记学研究述评》,郑剑虹、黄希庭;《心理传记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郑剑虹;《心理传记学的历史与展望》,舒跃育;《论西方心理传记学的发展与新趋势》,王荣湟;《生命诗学:心理传记与生命叙说的新开展》,丁兴祥、张继元;《当文学遇上心理传记学:一种文学性心理学的探究与认识》,李振弘)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文读懂心理传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