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对近多个国家的人口调查发现,约有1/3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2%和31.8%。
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家庭对青少年发展起到直接作用,而家庭因素中父母的管教行为方式是青少年内化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拟考察父母严厉管教方式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以及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严厉管教行为和青少年内化问题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青春期是个体内化问题发生发展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个体的发育程度和父母的严厉管教可能会共同影响青少年的内化问题。
父母严厉管教行为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分析
研究中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亲的心理攻击、体罚和母亲的心理攻击、体罚都与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显著相关。家庭作为一个微观系统,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普遍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
而个体所接触的第一个场所就是家庭,因此青少年的行为、观念都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父母效应模型也指出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思维能力、情商高低有很大的关联。
父母的严厉管教视为父母实施教育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会滋生个体内心的退缩、逃避、压力等心理。
作为青少年个体的主要照看者,父母所实施的心理攻击、体罚等方式会使得青少年处于消极的成长环境下,严重压制青少年的自我积极发展以及求美好的内心需要。
这种消极的家庭成长环境使青少年内心压抑的问题行为得不到解决,为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埋下隐患,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指数下降,以退缩、紧张、焦虑为主要特征的内部心理问题行为发生的次数就会增加。
以青少年内化问题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发现,只有父母心理攻击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而父母体罚则不能预测青少年的内化问题。
这说明研究中父母心理攻击是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直接因素,而父母体罚则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不起作用。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受西方亲子关系平等、我国多生子女政策、父母受教育水平高等影响,许多家长转变以往对孩子打骂的意识。
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对处于青春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自尊心、自我意识逐渐高涨,父母会更多采取伤害程度较低的心理攻击行为来管教孩子。
Miller等人认为,与父母体罚行为相比,青少年遭受过以辱骂、羞辱、严厉威胁和讽刺为主要特征的父母心理攻击行为,他们在成年后更有可能出现否定、退缩、自卑等的心理,经常处于负面环境中的青少年会潜移默化地认定自己本身就是存在不良的品性。
我国学者邢晓沛等人研究也发现,像父母使用语言攻击行为会使得青少年的内心千疮百孔,这种心理创伤很难治愈并会伴随他们一生。
因此,父母亲的心理攻击行为会直接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出现。
研究还发现父母体罚不会直接引起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出现。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国家文化习俗对体罚行为的看法、观点存在差异性。家庭模式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
在中国权威教养环境中,父母体罚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体罚管教方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父母与孩子大多是体罚行为的支持者。
父母会认为体罚是比讲道理更有效的教育方式,青少年也会将打骂视作为父母爱与关心的一种合理表达方式,会认为这是一种公平合理、规范的、有益的父母管教方式。
因此子女会对父母的体罚现象习以为常,不会被内化为消极影响,反而会被青少年个体认为是促进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打骂孩子通常被看做是父母在“关爱”孩子。
从学步儿童到青春期这段时间,偶尔体罚有助于父母对儿童进行社会化,并且所以中国家庭中,父母较多的使用体罚会促进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发展。
普遍存在的体罚管教方式不太会影响到青少年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不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倾向于认为体罚更能促进青少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般自我概念中介效应的讨论
研究将一般自我概念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亲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间起中介作用。这表明,父母实施心理攻击可以通过降低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进而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的产生。
首先,研究发现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二者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父母对青少年实施的心理攻击行为越严重,那么青少年心理内部的退缩、惶恐、焦虑等问题行为就越严重。
根据Turner和Finkelhor提出的压力过程模型,青少年会因父母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增加心理压力,产生无法承受的压迫感。
长时间生活在父母心理攻击教育方式下的青少年,存在于他们内部的心理问题就会累积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内心扭曲、做事极端、人格分裂,他们的心理也因此出现问题。
父母作为青少年重要的亲密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言语表达、行为举止、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以及日后的人生成长轨迹都密切相关。
经常遭受父母心理攻击的青少年会与父母产生隔阂,无法建立起信任的关系,直接损害了青少年的人格及社会性发展。
其次,研究发现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这表明父母心理攻击行为实施的程度越高,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越低。
父母使用粗暴的言语攻击会直接导致家庭成员一系列的不自爱、自卑、自负等心理,带给青少年悲伤、难过、低沉等消极情感,严重打击青少年的自尊感,让个体产生自己“是不被认可、不值得被喜欢、自己是糟糕的”的等负面信念。
根据Davies和Cummings提出的情绪安全感理论,父母实施心理攻击的管教行为会给青少年个体带来不安的情绪体验。
这种不安的情绪感会导致青少年的认知失调,而青少年对自我的认知对人生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很大程度上青少年会将自己所体验到消极教养行为方式归因为是由于自身因素所导致的。
长此以往,累积的消极认知因素过多,那么青少年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和否定,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下降就会进一步引发抑郁等内化问题的出现。
消极的教养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认知失调,降低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而积极的教养家庭环境会使青少年内心会形成强大的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因此,父母的心理攻击行为会降低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
最后,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呈现负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越低,人格失调越严重,内化问题行为就越多。
田录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是个体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绪支持器。当个体面对消极事件时,会产生退缩、焦虑、抑郁、悲观等消极想法,进而会产生内化问题。
而个体高水平的一般自我概念感会在青少年个体经历负性情绪后,产生自我支持力量,缓解个体当下悲观的情绪,能够迅速分析当前的事件,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且认为自己仍然是最棒的,个体会较少的产生内化问题。
反之,当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较低时,那么他们面对一些消极事件发生时,就会持有悲观的态度,逃避、抗拒等负面情绪就会出现,影响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就会出现。
研究经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间起到中介作用。父母心理攻击会对青少年内化问题产生直接效应,也会通过一般自我概念对青少年内化问题产生间接效应。
这说明,父母的心理攻击行为会通过降低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进而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的产生。
青春阶段的初中生是否能健康成长取决于青少年对父母行为的解释,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反馈给青少年积极回应——“接受”式的教养方式,那么青少年个体就会把自己认定为有敌意的、低自尊的、低自我效能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