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心理学家养育了三个抑郁症儿女来分析抑郁
TUhjnbcbe - 2024/9/2 16:49:00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经担任年美国心理学会会长,是上世纪顶尖的学术精英,是一位有巨大成就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发展有巨大贡献。

然而,他的三个孩子在长大之后,却都得了抑郁症,甚至他的大儿子,多次尝试自杀,并在三十岁的时候真的自杀身亡了,二女儿也是抑郁症,小儿子甚至都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独立生活,长期需要华生的接济。

我们以上述这些真实的事件,来探讨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家的儿女们为什么都得了抑郁症,他的什么学术思想出了什么问题,他培养孩子的方式到底怎么了?还有,抑郁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华生的三个很有争议的学术思想,这些思想直到现在,还有人在错误的应用。

第一个错误的理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因此,满足了食物的需求,就能满足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可以了。

华生第二个错误观点,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的训练和塑造,不需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这是他对于养育孩子的一些思想。

第三个有争议的观点,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也是现代主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主流的教科书也是这样认为的。

下面我们依次来分析。

关于第一个理论,后来心理学家哈洛用猴子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代母实验。

实验是这样的,哈洛给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安排了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铁丝做的,冷冰冰的,很硬的,不舒适的一个母亲的形象;另外一个,是用绒布做的所谓的绒布妈妈。

绒布妈妈没有奶水,而这个用铁丝做的铁丝妈妈在头部安上了一个奶瓶,而绒布妈妈没有。他们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猴,放到绒布妈妈和铁丝妈妈的房间里来观察小猴的反应。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几天之后,小猴只在吃奶水的时候才去铁丝妈妈那儿,吃完奶水之后,立刻就回到绒布妈妈里,抱着软绒绒的,很舒适的,绒布妈妈,和绒布妈妈做各种亲昵活动。

这个实验,说明华生的观点“孩子对于爱的需求基于食物”,是完全错误的。

这个代母实验,还有后续的结论,就是如此成长起来的小猴子,不能正常地融入其他猴子的群体,而且没有性交能力,它对于异性的猴子也没有任何兴趣。

除此之外,哈洛还继续做了后续的实验。他做了一个摇摆的绒布妈妈,这个妈妈除了很软、很舒适以外,还能够运动,陪这个孩子玩耍。通过这种融入妈妈陪伴的小猴在长大之后,基本上就变得正常了,当然可能后续还有一些差异。

心理学家哈洛的结论,否定了华生的有奶便是娘的论断,哈洛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的话,就能够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了。

事实是,对孩子的抚养当然不能只是奶水,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人类的正常的依恋,正常的母爱,人性这些方面是不能缺少的。

而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人类的正常的、复杂的情感,如何能以对猴子的实验来概括呢?

关于华生第二个观点,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的训练和塑造,这些思想,简直是反人类的,完全忽略了一切爱和情感,我想正常的有常识的人,是不会同意的。

华生以这一思路,还发明了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等都是一脉相承的方法。

这些做法同样忽略了基本的人性、人文关怀、和爱,虽然有的观点在做了一些修正之后,现在仍在沿用,但是如果忽略了爱和人性,那么这些做法将是原生家庭的灾难。

比如所谓的哭声免疫法,就是孩子如果哭了,但就是不抱你,你不哭我才抱你,这样把孩子训练的坚强和不爱哭,但是在长大之后却缺少安全感,没有自信,没有爱。事实上,华生自己小的时候,就是生长在一个缺少爱的不健全的家庭里的。而他的这些观点也许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关。

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确实,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不会的事情可以学会,不懂的知识也可以变得很精通,其实就是常识而已。

但是,如果说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那么这是错误的,有很多人类本能的东西是不用学的,比如哭,吮吸动作、恐惧等,这一观点,完全否定遗传,否定先天的可能,这也是偏离常识的,很可笑的。

华生为了证明“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一观点,曾经以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婴儿,小爱伯特做了实验,他成功的将本来不怕毛绒玩具和各种小动物的这个婴儿,通过实验变成了恐惧毛绒动物的恐惧症的孩子。

实验的方法就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当孩子正要触摸一个实验用的大白鼠的时候,就在他身后造成一声巨响,吓得孩子哇哇大哭,这样反复实验之后,使可爱的、毛茸茸的大白鼠与“一声恐怖的巨响”,二者建立起条件反射,结果孩子就开始很害怕大白鼠了。

而继续实验后,小爱伯特对于毛茸茸的各种形象的都开始恐惧,恐惧成功地得到了泛化,也就是说,实验结果是,他不但怕实验中的毛茸茸的大白鼠,后来连兔子、猫和小狗,以及毛茸茸的玩具他都害怕,完全不肯触碰。

(小爱伯特后来不到5岁就去世了。)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忽略了人性和伦理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之为“小爱伯特实验”或“白鼠恐惧实验”。

由于这个实验的成功,华生进一步推演出另一个著名的论断,“假如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把他变为任意你想要的样子,医生、法官、艺术家……”

这个论断,他当然没有做到,他完全失败了,因为他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出了问题,都得了抑郁症,而且大儿子不幸地自杀了。

华生的上述三个心理学观点中,共同点是都缺少人性,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基本的爱。

而得抑郁症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为缺少爱呢?

华生的大儿子叫雷纳,成年之后,曾经学习过心理学,曾经要通过学习心理学来自救,一开始学的是他父亲的行为主义理论,后来转向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他通过很多尝试,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屡次自杀,他无法解决自己的内心的痛苦。

他曾经自己写道,我追溯了自己从前从婴儿到成年的过程,我发现我的成长过程是冰冷的、机械的,缺少正常人生活中的色彩,这或许是我人生痛苦的源头,我的父亲在教育中剥夺了我和我弟弟、妹妹所有的感情基础,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吧。

最终他在30岁的时候自杀了,成为行为主义育儿法的直接的受害者。这个结果是令人悲伤的,是一个悲剧性的结果。

反观现在的很多家长,也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是作为父母,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了吗?这种态度,与华生的论断:“假如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把他变为任意你想要的样子,医生、法官”,有什么不同吗?

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就是缺少爱!

这个观点无法严谨的去证明,也没有办法去做任何心理实验来验证,但是我们可以来做推理:

比如,不良的原生家庭可能导致抑郁,是不是因为原生家庭中缺少爱呢?学习压力导致抑郁症,是不是以学习的目标取代了爱?持续的压力,繁忙的工作、劳累导致抑郁症,是否是这个过程中已经忽略了爱?生理的原因也能导致抑郁,是不是这些生理问题导致无法接受到爱?.......

也许,抑郁症就是因为缺少爱!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心理学家养育了三个抑郁症儿女来分析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