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关于拟化论假定,我们关于人类行为的直觉的心理学解释基于我们关于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经验,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笛卡尔的理论,他认为人可以直接通达自己的心理过程。具体而言,“拟化论”是专门针对理论论所谓“理论构成了日常心理能力之基础”这一基本假定而提出来的(Harris,,)。
拟化论认为,人类能够使用他们自己的心理资源来拟化他人行为的心理学根源,这可以说是拟化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按照这种观点,心理认识的典型表现是通过角色扮演或设身处地的做法,在一个假装或想象的情境对他人的心理状态作出判断或决定。对于这一假设,拟化论者试图从几个方面论证其合理性。
首先,从理论来源上看,拟化论者追随的是笛卡尔常识心理学观。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通达或存取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在笛卡尔看来,我们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灵可以直接认识我们的心灵状态,换句话说,我们自己的心灵是透明的,其内容于我们自己是可明了的,但他人的则不然。无论是推论自己的心理还是他人的心理,都要求把诸如信念一愿望框架这样的理论应用于所观察到或预测到的行为。
与此相反,拟化论强调第一人称意识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可以直接通达我们自己的心理,没有必要运用所谓的理论去理解我们的心理状态。我们似乎仅仅是实时体验心理状态。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拟化论者认为,没有必要使用诸如理论等结构来解释他人的思想和行动,我们理解他人心理的方式是通过一种类比过程,即我们注意到我们自己的有意识经验,并拟化在某种情境下我们所做、所想或所感受到的东西。
而且,拟化是加工导向(process-driven)而不是理论导向的。如果用认知科学的术语来设想拟化的话,拟化就是个体自己的行为控制系统被用以作为他人的行为系统的可操作模型。许多拟化论者认为,因为一个人自己的行为控制系统被用于给他人建模,故而关于这一系统的一般信息是不必要的。这样,拟化就是加工导向而不是理论导向的。
通俗的说法是,我把假想的信息输入我自己的决策系统中;然后让我的决策系统“离线”运行,即作出决定,却不产生任务行为;接着说出那个作为“离线”运行之输出的决定,这就是我对他人行为的预测。在这个意义上,拟化是加工导向的。最后,拟化是一种“内部建立的特殊化机制”起作用的结果。这是由近期拟化论的杰出代表人物哈里斯(Harris,)提出来的。
为了解释儿童怎样通过参照自己的心理状态来理解他人,哈里斯提出,人类具有一种在发展早期就被启动的“内部建立的特殊化机制”,这使婴儿能从事诸如涉及共同注意或者体验共有情绪的“主体间活动”。
这种初期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致使婴儿首先通过直接地或实时地体验这些共有的意向状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