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对于防疫十问的回答
TUhjnbcbe - 2024/6/9 18:42:00

明叔杂谈

昨天,一篇题为《十问》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上传播量很大。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对当前中国实施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提出了各种疑问。

我仔细看了这“十问”,绝大多数都是常识性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和媒体等过去这段时间实际上早就已经反复回答过了。

为什么《十问》一文引发了很多人的心理和情感共鸣?

——这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中国实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和决策逻辑并不了解,由于不了解,所以不支持,甚至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这反映了,由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疫情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对于疫情疲了、累了,内心渴望早日放开;

——这反映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特殊的国情、社情,不得不放开后,对一部分人产生了很大的刺激作用。他们没有看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放开后付出的巨大代价,只看到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表面上的“正常”,因此产生了很大的困惑——“为什么别人能放开,中国为什么不能?”

我们还要看到,在《十问》出来之前,有关中国防疫政策的各种“阴谋论”已经在网上传播了一段时间了,主要观点包括:“中国防疫政策被核酸检测公司绑架”、“中国实施严格的防疫政策是为了控制民众”、“中国防疫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这些似是而非的“阴谋论”在网络上的各个角落隐性传播,也为《十问》一文“火爆”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这篇文章本身质量并不高,并且存在迎合、挑拨社会大众情绪的问题,最终被限制传播,但这种结果恰恰让一些人再次陷入到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对政府进行“恶意假设”,他们觉得,有关部门在逃避问题,“不解决问题,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我相信,接下来有关部门会再次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你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

我看到,一些人反对“动态清零”政策,已经不是在用事实和逻辑讨论问题了,完全变成了一种立场之争、情绪之争,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和警惕的。

过去一段时间,我就中国防疫政策写了多篇文章,我的基本结论如下:

——中国在现阶段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有着非常明确的科学依据,其决策逻辑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中国社会脆弱人群的生命安全;

——中国现阶段防疫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一些地方“层层加码”、“一刀切”,过度防疫产生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情绪对立严重。二十条出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让中国防疫更加科学、精准、有效,更可持续。

《十问》一文,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什么中国在当前情况下依然还要实施“动态清零”政策?

接下来,我利用我自己掌握的科学依据和事实,再次尝试回答一下。

第一问:关于国家卫健委的作用。

当前,中国防疫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主要依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这是一个跨部委的制度安排,其中,国家卫健委是最关键的部门之一。卫健委除了统计疫情数据,一直在组织加强对病毒和疫情的研判,不断完善防疫措施、救治方案等,这些工作都已经体现在了第九版的防控、救治方案上了。

讨论奥密克戎的致死率,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由于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加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感染者基数已经严重失真,这个时候单独去谈论死亡率意义不大,更应该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于防疫十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