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在美国常春藤大学哈佛的一节生理课上,教授正在讲解精液的成分。
一名女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你是说精液里,含有大量葡萄糖吗?为什么它尝起来不是甜的?”
教师顿时陷入了长达10秒钟的寂静中,然后全班的男生开始哄堂大笑。女生脸色通红地站起来离开了教室。
教授理了理自己的教案,一本正经地说:那是因为感觉甜味的味蕾是在你的舌尖,而不是靠近你喉咙的舌根。
现在,教授也要被打脸了,因为,这个关于舌头的味觉分布的知识是谣言!
从味觉地图的由来说起,它最早源自德国科学家D.P.Hanig,他在年发表的一份研究中,提出了人类舌头某些区域对待味觉更敏感。
时间拨到年,哈弗心理学家埃德温·波林(EdwinGarriguesBoring)将D.P.Hanig的研究成果由德文翻译为英文,绘制图表的时候,将图标的相对敏感度,当成了绝对敏感度。于是,味觉地图由此诞生。
这张图最大的特点的是严重夸大了舌头各个部位对应的各种味觉的灵敏度。
因为图示特别简单易懂,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成为主流科学。
然而,就是有些人较真,在年,匹兹堡大学的弗吉尼亚·科林斯(VirginiaCollings)重复了D.P.Hanig的实验。她发现了每个舌区对各种味道的尝出阈有所差别,但各区的阈值差别微小到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区别甚至还没有个体与个体之间味觉敏感度差异那么大。
到这里,按说真理出现,谣言退散。
但是,谣言的生命力之强,远超人类想象。慢慢地,谣言牢牢占据了普罗大众的的认知空间,
从小学课本到葡萄酒品鉴课,还一直把这个味觉地图当作常识来讲解。
我也是读到这本书,才真正了解了味觉地图的由来,从它被创造出来那一刻起,就已经在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而我也是到现在才真正明白,这个知识点不过是谣言而已。
有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的是增长见识,而增长见识的直接效果,就是你的认知升级了,别人忽悠你的时候你察觉到了。
那怎么在短时间里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呢?
机会来了,国内知名科普自媒体(SME科技故事)全新力作《够笑一年的奇葩人体冷知识》,从进化论、脑科学、人体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精选了42个颠覆常规认知的冷知识,揭露不可思议现象背后的实际原理,让你在捧腹大笑之余,不自觉地思考,并收获知识。
比如如何科学地讨论一个人的颜值高低?
在历史上,有什么教科书级别的谣言?
人体有哪些有意思的进化残留?
等等有意思的问题和解答,对于正处于求知阶段的孩子和累死累活的家长们来说,都是一顿认知升级的饕餮盛宴。
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拿下它,让我们在阅读和求知的快感中,大步流星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