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的备考路上,大家披荆斩棘地准备了好久,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不免心理焦虑、恐慌,不知道如何做好最后的冲刺。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在备考冲刺阶段的必胜“法宝”——多看看你的“集错本”。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百变改”。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回头看看自己的“集错本”,我们就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在备考中存在的困惑,在考试中将自己的失误率降到最低,从而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一、“集错本”——巩固易错考点
在考试中,需要准确把握的肯定是“易错考点”,所以需要我们翻开自己的错题本,找出自己在平时做题中常错的知识点题目。比如:类比推理中的“组成关系和包含关系”的区分,我们就可以依托例子,“春天:季节”、“春天:四季”,如果我们用“A是B”去表达,“春天是季节”符合常识的认知,就是包含关系,“春天是四季”不符合常识的认知,既为组成关系。通过梳理“错题集”更进一步掌握“组成关系和包含关系”的区分;再比如:逻辑填空中,对于高频成语的熟记和运用,需要再次巩固。如,“耳闻目睹”强调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侧重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侧重受到熏陶和影响。“一蹴而就”强调短时间就能取得成果;“立杆见影”强调见效快。其实,每位同学的易错考点不尽相同,为了后期复习的针对性,让平时做错的题目不要在考试中出现,回过头继续学习“集错本”的易错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集错本”——忌马虎、粗心
行测考试中,最让考生们头疼的就是“马虎、粗心”,可能就是马虎、粗心错失的一两分,最后就会与这个岗位失之交臂。所以上考场前明白自己常出现的失误,能够在最后冲刺备考反复谨记和提醒,“集错本”这时就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定义判断中,考生一定要注意问法中问的是“属于”还是“不属于”;比如片段阅读中的细节判断题,问法问的是“相符”还是“不相符”;比如:综合推理中的真假话问题,注意看清题干问的是“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还是“这件事具体是谁做的、还是谁没有做”;再比如:考查假言命题时,题干问的是“由此推出或者一定为真”、是“可能推出”、还是“一定为假或者不可能为真”,题干问法不同,答案的选择均不同。考生们利用“集错本”,纠正自己存在的马虎、粗心,在考场要谨记自己问题,认真审题,就可以将失误率降到最低。
三、“集错本”——树立自信心
马上临近考试时,考生们往往无所适从,也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复习没有章法,就会越来越焦虑。其实,我们可以通过“集错本”的回头看,可以让考点变的更加成体系化,可以将庞杂的考点或者零碎的考点、题目集中在一个笔记本中。比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本末源流;孜孜不倦、孜孜以求、孜孜矻矻;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无所不为、无所作为等等,可以把相近的成语放到一起理解,减轻了记忆的压力,也给自己树立了信心,发现其实行测的考试知识点没有多么难。从而更好的调整心态,信心百倍的迎接考试。
“考试无边,回头易成”,考试中的考点庞杂、综合性强,没有边界,但是我们如果能够用好自己的“集错本”,回头看看自己备考征途的“拦路虎”——易错点、难点,就能够在考试中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