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这是科学常识。而年9月,中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相关成果9月24日由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布。
材料二:年4月春霖学校校长郭某在某杂志上发表论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称,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能使熟鸡蛋返生,然后正常孵出小鸡,这一违反常识的论文一经刊出,立刻引起舆论哗然。
常识的重要不言而喻,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有时却常有反常识的现象出现。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常识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命题说明
本题为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两则材料都是有关常识的热点新闻,但价值取向完全不同。第一则材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的一则真实新闻。“中国科学家重大发现”“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布”,肯定了突破常识,大胆创新的价值取向。第二则材料是一则熟鸡蛋返生,然后正常孵出小鸡的伪科学新闻,欺世惑众,舆论哗然,暗含质疑和否定。体现了尊重常识、明辨是非真伪的价值观。这是考生写作的基础。
2.典型任务的限制。文章有明确的驱动写作的“任务”。“常识的重要不言而喻,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有时却常有反常识的现象出现”,这是对材料的总结,也是思维引导,引导考生聚焦“常识”“反常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常识的看法”暗含三个限制:一、要对两则新闻进行评论,需要明确持论;二、须围绕关键词“常识”或“反常识”,若仅仅评论新闻,显然没有审清典型任务;三、料提供的是有关“常识”“反常识”的两个例子,考生还需缘事而发,联想生活和科学等方面的事例以及自身体验深入论证。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本题的价值判断,一方面肯定突破常识,科学创新;另一方面强调尊重常识,明辨是非,理性思考。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涵养科学精神,提高认知能力。无论是鼓励创新,还是尊重常识,审慎质疑,都是科学精神的要义。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立意角度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回归常识,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明辨是非,学会理性思考,独立判断,不要人云亦云。三是既要遵守常识,又不唯常识,敢于挑战常识。
2.想和思考是开放的。立意为“挑战常识、不迷信权威、颠覆传统、敢于创新”等,可联想:地理大发现对“天圆地方”地理常识的颠覆,哥白尼“日心说”对当时的常识“地心说”的突破,还可以联想到很多新颖、鲜活的素材,如不少大国重器的自主创新。
选择回归常识、明辨是非,素材则更为丰富。可以列举很多现实生活中缺乏常识、缺失理性的现象,如量子阅读——五分钟读一本书,灾难面前的恐慌、抢购风波,商家推波助澜的宣传及使人上当的噱头等等。
剖析原因,可条分缕析,如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到国人心理等层面,分析常识匮乏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具体分析展开,如保持科学精神,涵养理性思维,学会质疑等。
解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任务驱动的复合体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思辨能力,涵养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精神。题目提供的是两则有关常识的对比性材料。一则是颠覆常识的科学发现,一则是违反常识伪科学;一则肯定了突破常识、大胆创新的价值取向,一则则要求我们尊重常识、明辨是非真伪。材料本身体现了对比论证的内在逻辑。考生不管选择其一或是综合论证,都可以由材料出发展开联想思考。写作时不要拘泥于材料,而应缘事而发,延伸开来,应该使之具有普适意义,如由科学常识联想到生活常识、历史常识、社会常识等。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别以常识的名义,禁锢思维。
2.尊重常识——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智慧。
3.尊重常识,回归常识,学会独立理性思考。
4.左手常识,右手创新。
5.涵养科学精神,学会质疑反思。
……
偏题立意:
1.拒绝炒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整体把握两则材料;忽略了材料之后的提示语规定的典型任务及话题范围“常识”“反常识”。)
2.科技创新,大国自信。(陷入家国情怀宏大主题思维定势和套作之中;以偏概全,未能纵观两则材料的内在关联;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