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说,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医疗实践中创立起来。在精神分析领域,存在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特别注重对梦境进行分析、研究。
因为通过分析梦境,可以直抵人的无意识层面,并且经由理解梦境的无意识含义,走向人的内心世界探寻真实的自我。
毕竟,向内心探索自我,这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精神分析实践者、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戴*,致力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弗洛伊德的理论。他在《自我的探寻》这本书中,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自我与本我》进行了发散性解读。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人的内心世界隐藏的秘密,有着极为深刻的洞见。他的代表作《自我与本我》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进行了革命性的描述。
然而,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而言,《自我与本我》虽然内容深刻,可是读起来却感觉有些晦涩难懂。戴*创作的这本《自我的探寻》就像是导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与本我》,进而走向精神分析学的大门,尝试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
戴*在《自我的探寻》一书中,首先从无意识被发现开始讲起,经由讲解心理结构,进而引入自我探寻的过程以及如何进行自我重建。
一位资深媒体人向作者谈起自己近来的心理状况,说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笔误和口误。比如,把“湖北”误写成“湖南”,虽然及时发现并纠正,但也让这位资深媒体人十分有压力。再比如,他还经常把“你”说成“我”。
本书作者戴*便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这位媒体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番分析:湖南是他实现新闻梦想的地方,但是由于他人界中年,对于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倦怠,因而时刻处于焦虑之中,时刻都在对个人身份进行重新思考。所以,他在无意识中就会把“湖北”写成“湖南”,把“你”说成“我”。
当然,这位媒体人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戴*做了这一番精神分析,他才找到了问题根源,并且整个人都变得通透起来。
戴*通过这个案例,引导我们认识到精神分析的一大价值所在:对无意识进行洞察,进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意识世界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这样三个部分。“无意识”正是我们通过梦境、笔误、口误等方式能够看到表象的深层意识。只是,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它。或者说,我们并不具备通过梦境、笔误等分析“无意识”的能力,因而,我们经常处于一种撕裂又拧巴的状态之中。
戴*创作的这本《自我的探寻》,其重大意义就在于,帮助许多渴望了解心理学的非心理学专业读者,先从最为基础的知识入手,然后循序渐进地掌握意识结构模型和心灵解剖模型方面的常识。
在弗洛伊德看来,只有无意识世界,才是一个更为本质的世界。因为它保留了心灵的古老结构,并且充满了被我们压抑下去的欲望。
正因如此,我们要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从撕裂、拧巴的状态中走出来,就必须学会对无意识进行分析。
对于毫无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来说,对无意识进行分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戴*却以恰如其分的案例和平白易懂的文字,带领我们共同了解精神分析的全过程。诚然,我们不可能像专业的心理分析师那样,通过剖析梦境、分析笔误等来找到问题出口。但是,跟随戴*共同探寻自我内心世界的这个过程,确实让我们获益颇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戴*在书中还分析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对两种不同的自我转化方式进行了比较。这样一来,读者就能够更加清晰而深刻地了解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对于自我内心世界的探寻,是我们这一生的必修课,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重要使命。我们通过向内心深处探索,总能挖掘出深埋在无意识中的“秘密”,看到心理上存在的症结,从而成为自己的指路人和疗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