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心理读书会《情商》的第三次课程,由阿梨的一个问题开始了。
阿梨表示在近期的工作中,遇到了一件奇葩的事情。
一位求职者在私聊阿梨的时候,一连七问都把阿梨问懵了。
“公司地址在哪里?有没有适合我的职位?职位的福利待遇如何?有没有节假日?提供住宿吗?工资什么时候发?工资什么时候能提一提?”
阿梨发了个位置之后,对方也没有什么回应了。
针对这个事件,结合我们读的《情商》,我们彼此表达了一些自己的感受。
阿梨表示有些不被尊重的感觉,心里发堵,不想搭理他。
三毛表示有点不知道如何表达,是对阿梨共情还是要分析这个事件。
而我表达了觉察到那位求职者的背后的焦虑心情和阿梨的不爽后,也引导大家觉察为何同一个事件,我们的感受不同。
这里就得说一说情绪ABC理论了。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方式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进而影响情绪时,此时一个特别反常识的理论出现了:情绪本身与引发情绪的事件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这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而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情绪(Consequences)。
他认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并非是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情绪C,而是A与C之间的信念B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
想要减少负面情绪,就要从寻找不合理的信念B开始,也就是一个人对某件事的错误认知。
比如:
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
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前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而后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
再举一个例子。
你在一家公司已经工作了5年了,一直以来都是勤奋忠诚,兢兢业业的员工。
有一个升职的岗位,你是符合公司要求的,但是这个机会却被给了另一个同事。
这是实际的事件,就是A。
你的想法B可能是,“这不公平,他们本应该给我这份工作。”
或是“我十年来一直是一个勤奋忠诚的员工,但看看这些人是怎么回报我的”。
对此,你的感受C可能是背叛,沮丧甚至愤怒。
但是,如果你采取积极的态度并思考,“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也许我在这里已经找不到发展的空间了,是时候去换家公司或是去学习深造了。”
从这两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
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
两个例子中的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合理的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就这样,我们不断的谈感受,觉察自己,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
因为这次读书会读的是《情商》,邀请感兴趣的师友周一晚或者周四下午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这是关于《情商》这本书的相关介绍,再跟各位师友分享一下: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心理学通俗读物,曾霸占《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18个月,再版无数次。这本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