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诗歌诗体简明史,学诗歌不得不了解的基
TUhjnbcbe - 2023/11/7 20:34:00

01即使在《中国诗词大会》火之前,爱好诗歌的人也不在于少数。

《中国诗词大会》又吸引了更多人对诗歌发生了兴趣。这是好事,但对于诗歌的诗体,却有很多人受一些观念影响,对于诗歌产生了一些不应该有的误区。《中国诗词大会》看了几期,不敢说太了解,但是我的印象这里面有很多选手只是背诗和译诗阶段,对于诗背后的知识、社会背景、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所处情境还是缺乏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出现为什么对于张继的《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有人在诗词大会上会选错答案。如果你了解大历诗派的产生背景,了解安史之乱文人们的四散逃离战乱就会明白张继的情绪,至于有些网友分析说什么思恋人,思什么那就是纯粹胡说八道了。记得有个女作者写了分析李商隐的诗,从字面意思上给李商隐制造出至少三个绯闻女友出来。除了她是望文取义外,她对于中国汉字的多重表达意思也处于太浅的层次,更不用说她对于李商隐的一生缺乏太深入的了解了。百家争鸣是好事,但是胡乱臆测的所谓争鸣就会误人子弟了。当代人对于唐诗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古诗一定要有格律,这观念也影响了不少人,这实际是完全错误,或者说缺乏对于唐诗构成的基本发展历史常识。实际格律只是诗歌一个组成部分,在诗中属于少数派。当然宋词是诗歌中最讲究格律,几千个词牌或者是独立的平仄格律要求,或者是两个以上词牌创作出新的词牌。相当一部分词牌是出自于唐代教坊曲名。当然宋代词人大师级人物也自我创作了很多新词牌名。下面对于我对于唐诗发展脉络描述相对简单,其中有些是我个人理解,本人学识有限,无法达到专业级,有些地方描述不是很准确很专业化。但是基本脉络是这样的构成,有兴趣者可以自行寻找资料深入研究,纠正我的不足之处,我只做抛砖引玉作用。

02在中国诗歌的悠长历史中,出现很多诗体。

按狭义划分:两大组成是古体诗和近体诗。按更广义划分:古体诗和近体诗、杂体诗。杂体诗是这两种诗的以外的诗的总称。古体诗和近体诗区别就是前者只讲押韵。后者同是是押韵和格律更严格,对仗和平仄更严格。最为直观的对比就是宋词的词牌都是有严格的平仄之分。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古体诗和近体诗每句字数都是保持一致的结构。一般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为一句组成。而四言古体诗在唐诗中基本使用得很少了,《诗经》中四言诗所占比重大。唐诗一般是五言、六言、七言为主要的句子构成。六言也有相对精品的创作,只是我们的印象一般认为唐诗都是五言、七言。公认的杂体诗描述是:通指古典诗歌格律体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这些诗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韵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一般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说:“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共计:十九种杂体诗。实际上可以归为杂体诗类的远不止上述这些。诸如藏头诗,神智体,辘轳体等等。杂体诗多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虽表现出一定的巧思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但“终非诗体之正”。从上面来看,杂体诗有些也有严格的格律更类似于近体诗,但有些则是跟古体诗一样。这种诗体一般是相对是轻松的感情表达,古代文字游戏一般是出现于大家一般是相聚或者酒正酣或者谈兴正浓来的时候。所以不能太严肃。在这儿要区分开为杂诗和杂体诗的区别:杂诗:1.指写随机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可以作为单首诗名,也可以作为组诗名。2.指杂体诗。比如李白的《杂诗》就属于第一种,这首诗实际是属于五言古诗。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己亥杂诗》也是属于古体诗。无论是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绝句)、杂体诗都是要押韵的。只是押韵方式有所变化。对于韵很多人存在误解,我个人认为,欣赏古代诗歌要相对了解一下韵书。而现代进行古诗创作按照现代汉语发音就行了,没必要非要去古韵。还有一种错误的观点是:某某方言才是正宗的汉语发音,用来吟诵古诗才是最有味道的。这就是一个误人子弟的观念了。不管一个群体到异地多么庞大,其发音最终会带点乡音,但是大部分都会被本地方言所同化。最为典型的例证是:近代和现代的闯关东移民和几十万南下干部。闯关东一般是河北和山东移民居多。从清末、民国走到建国后包括八十年代一直持续着,人数非常庞大,比如山东去东北的移民,他们回到故乡,发音已经明显不同于故乡的发音,而且山东闯关东尤其是清代和民国的他们都是抱团取暖的。但是他们的发音也发生非常大所改变,只是保留了一些山东词语构成特点,发音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所以保留什么古汉语最正宗发音个伪命题根本不成立。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权威理论就可以说明:一个人不是你影响到别人,就是别人影响到,但是你新加入的那个群体对你个人影响最大。经济强大了不要跟韩国一样文化自卑开始编造历史和过于吹捧自己历史。比如文化自信的江南地区,(传统的江南是指今天的:上海、苏南、浙北、皖南和赣东,地理在长江以南。)《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表示,江南是指长江以南属于今江苏省的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市全境,及今安徽省的宣城、芜湖、铜陵、马鞍山、池州、*山以及今浙江省的杭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地区。)。中国几次中原最大移民,前往江南地区的最多数量最多,但是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才是保留中原最正宗发音,人家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文化自信,根本没必要去蹭中原文化热点。更不会编造历史。所以奉劝有些人不要再去做这样的事,不要那么韩国,贻笑大方。也别于丹说的:人越缺少什么越炫耀什么。

03诗歌的发展:一般分为几个历史阶段:

(广义的诗歌是包括诗和歌,所以宋词和元曲也属于诗歌范畴):1、先秦时期,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的。也有把这些分成两个阶段。在这儿我直接归为一类。2、汉乐府时期。以《乐府诗集》为代表。以上两种都属于采民间诗歌为主。收集大量民间诗歌。3、魏晋南北朝民歌,呈现格律化、格式化。建立在诗经和乐府基础上发展的。乐府诗集实际是成集于北宋时期,但是乐府诗歌的风格却是影响深远。4、唐诗阶段,唐诗是唐代诗人们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并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从而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律诗是起源于魏晋,盛行于唐代,在唐代形成最终的基本构成。但是在唐诗中律诗实际并没有占到主流数量。即使律诗成就最高的杜甫其诗中格律体也并没有占到绝对优势数量。唐诗大部分还是古体诗,少部分是律诗即近体诗。古体诗因为只需要押韵即可,创作不受束缚。而且格律诗很容易受束缚的。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唐诗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阶段。01、初唐代表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02、盛唐以杜甫、李白、孟浩然和王维这些为代表。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代表边塞诗派。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同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深深的影响到了盛唐诗歌风格。人称孤篇横绝全唐。03、中唐以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元稹、李贺,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为代表。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04、晚唐:李商隐、温庭筠、杜牧、韦庄为代表。李商隐成就和影响最高,直接影响到了北宋初期的西昆体。5、宋词、宋诗阶段。宋词不需要多言。分为继承温庭筠和韦庄的婉约派,创新的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等。宋诗初期是西昆体为代表,一味的学习李商隐的形,却没有学到其神。直到“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对于西昆体的缺点进行了评判,并深深影响到了宋诗的发展和改革。但是宋诗更易懂,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朴实的语言来描述景、事、物,却一样具有意境,这同宋代的诗人和词人们更亲民也有一定的关系。池上按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唐诗有点高高在上,读起来有点若即若离,距离感太强,但是宋诗却是距离感没有,感觉就是你身边发生,感觉很直观很亲切。代表人物:梅尧臣、杨万里、陆游、范成大、王安石。当然宋代苏轼诗也非常有代表性,但他的成就更是宋词。唐诗和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的总名,而且代表了我国诗歌史上两种诗法和诗歌。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6、元曲: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曲四大家为代表。比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宋以后以明清诗歌为代表的阶段:后世诗歌一般宗唐或者宗宋,尤其明代诗人对于宋代文化是非常推崇。也有取唐宋诗之特点。也有是宗唐。当然也有更追求更远的先秦和汉代诗歌。后世的诗大部分还是受这三代诗歌的影响。8、现代诗和新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诗歌诗体简明史,学诗歌不得不了解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