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年纪增大),银行卡里的数字却没有同步增加。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之前没有看这套书!
说到经济学,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门“干大事儿”的专业。
然而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它不仅与赚钱有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看完这套书,你就会知道——
七天无理由退换、加一元换购、孝敬爸妈脑白金……
这些手段其实都是商家的套路!
从金融危机到五险一金,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经济学知识,
这套书都给你整的明明白白!
本熊看完后特意整理出了八个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原理,
教你完美避开生活中的经济陷阱!
在25岁之前必须要看!(25岁之后的也赶紧亡羊补牢啊)
01.
盲目坚持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小A和小B已经谈恋爱好几年了,但日常生活中,感情已经慢慢消耗殆尽了。朋友们劝小A分手,拥抱新的生活。
但是小A一直在犹豫,主要是舍不得这些年的青春。
沉没成本
大部分人作决定的时候,总会惦记自己付出了多少。这些付出的、不可回收的东西,就叫沉没成本。
简单说就是,付出得越多,就越不想放手。
02.
所有销售话术都是变相刺激消费
小B平时十分勤俭节约,节衣缩食,三年了也没想买新衣服。周末他路过商场的橱窗,看到广告牌上写着:天冷了,买条围巾送女神吧!
小B二话不说就上前买了围巾!
心理账户
为啥同一件东西,换个理由就想买了呢?
大家花钱有很多目的,对于不同的目的,大家愿意花的钱不同。
这就是理查德·塞勒的“心理账户”理论。
所以商家通常会用广告营销的方法,把商品移到你更愿掏钱的账户。
03.
货比三家反而更容易被商家利用
小A逛街想买个面霜,导购小姐姐推荐了一款元的经典面霜。小A面色有点犹豫,于是导购小姐姐又给她推荐了一款元的高端面霜。
小A立马就觉得的面霜很实惠,欣然掏钱买入。
价格锚点
的那瓶面霜根本就不是拿来卖的,就是用来让你比的!
大家购物时,会先找差不多的货比一比,一般不会选高价和低价,而是选中间价。
这就是托奥斯基的“价格锚点”理论。
04.
看待涨跌应从结果出发
小A和小B一起开始炒股,年末小A赚了五千元,小B赚了六千元。但是又过了一个月,小B的股票跌了五百元,小A又涨了五百元。
虽然小A和小B最终赚的钱是一样的,但小B感觉特别难受。
规避损失
从心理上讲,我们得到一件东西会开心,失去会难过,这种难过是开心的很多倍。
简单来说就是,比起得到,大家更怕失去。
这就是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损失规避”理论。
05.
数字是财富的主要衡量因素
小A准备入手一件大衣,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有点贵。导购小姐姐说买这件大衣加一元,就能换购一顶帽子。
小A觉得很划算,就买下了大衣。
比例偏见
如果商家直接买衣服送帽子,你会拿帽子和围巾比,觉得帽子是个便宜货,心里毫无波澜;
但如果加一元换购帽子,你就会拿一元和帽子比,觉得特别值。
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所以,针对低价品,商家喜欢标折扣,针对高价品就标降价。这就是“比例偏见”。
06.
投资行为警惕跟风
小A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过了两年工资也没什么变化。看到身边人做IT赚钱,小A跟着学了两个月就放弃了。看到以前的同学当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又花钱报班买课,但是总是学不进去……
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
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在生活中应该时刻警惕“羊群效应”,避免因为从众心理,导致的额外损失。
07.
理性投资从正确认识价值开始
小A看到90后靠炒鞋年入百万的新闻后,也动了心思。省吃俭用了几个月,通宵没睡蹲点抢了几双鞋,想要等价格高了再卖出。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连官方价也不好出了,差点烂在了手里。
金融泡沫
有些东西很贵,明显不值那个价。如果人们在一直往里砸钱投资,那就很可能就是金融泡沫,
要投就投有价值的,这才是理性。
在生活中应该时刻警惕“羊群效应”,避免因为从众心理,导致额外的损失。
08.
五险一金比你想象的更有用
小B在找工作的时候,爸妈总是嘱咐他,一定要找有五险一金的单位。结果第一个月的工资发下来,小B傻了,到手的工资,居然扣了上千块的五险一金。
一想到这些钱只有等到40年后退休才能用,小B很不开心,感觉都打水漂了。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手的收入,不包括五险一金。
公司为了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帮你买了五份保险:
这五份保险有什么用呢?
1、等你退休了,可以领养老金;
2、生病可以用医保报销一部分;
3、万一被炒鱿鱼了,会有失业金补贴;
4、工作时受了伤,可以给你报销;
5、女同事生产会有额外福利,男同事有带薪陪产假;
6、公积金专门用来解决房子问题。用公积金贷款也会有*策优惠!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半小时漫画经济学》套装!
这套书用特别有趣的方式,讲清楚特别艰深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