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s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了这样一个视频
“和自己对话是一种创伤反应”“和自己对话是因为自己是唯一可以信任的谈话对象”
这个视频似乎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在视频的评论区当中,许多人都分享了自己跟自己对话的经历。有人认为确实是自己的一种创伤反应,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在s看来,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有的人或许并不那么幸运,在ta的早期童年经验当中,主要抚养者未能与ta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导致自己在之后的社会生活中很难信任、依赖他人。以至于自己的许多“小秘密”很难与他人诉说。
另一些人的自言自语仅仅只是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表达。小时候我们看的动画片里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左边一个小天使,右边一个小恶魔,两个人嘟嘟囔囔、吵吵嚷嚷,以一方打败另一方而告终。这其实就是自己的不同选择之间的碰撞与纠结。这时发生的自言自语更像是对自己观点的一种澄清。
还有一种像是哄着自己一样的自言自语,比如说:八点了,快点起床吧。这样的言语真的很难把他放到“创伤反应”当中,不是吗?
自言自语有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的都是“创伤反应”,就像弗洛伊德的“性欲论”在今天也不是那么的好用一样。
相反,自我对话有时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两难事件时澄清自己的想法、理清自己的思路;也可以用来自我肯定、获得自信;还可以用来释放情绪、疗愈自己。在心理咨询当中,这个方法叫做自我交谈。
1.看清自己的优缺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戴上“面具”,展现出我们最想在他人面前展现的一面,从而也展现出来一些“表面的”优缺点。然而自我交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坦诚的打开自己,放弃一切“在他人眼中我会不会xx样”的念头。从内心深处探视自己,挖掘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分清事实和假象
比如面对压力时,我们也许会感到焦虑,此时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冒出来,拿学习为例,当我们背了好久背不下来一个题目时,我们也许会想“完蛋了,这个题背不下来,万一考到了,别人都会我不会,那这考试就搞砸了”,在这个情境中你能不能发现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你幻想出来的呢?“题没背下来”是事实,剩下来的都是假象。
每当负面情绪来临,压得你喘不过气时,你可以问问自己: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假象?
3.不要听信杂音
当我们卷入情绪旋涡中心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听从他人的意见,但是自我对话的精髓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只听自己的声音。暂时忘记“自己的看法是片面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种想法。只是忠于自己、观察自己。
4.遗忘
如果身陷巨大的情绪波动而无法抽身、无法思考时,我们可以选择暂时离开情绪本身,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或者进行冥想。即暂时不理这些乱七八糟的情绪
5.自我激发
自我激发就要信任自己有能力去做出改变,跟自己说一些积极想法。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比如“我可以把这道题目背下来”、“我可以把这个动作练会”、“我可以不再拖延,一有想法立刻行动”等等。
总而言之,如果你觉得你的自我对话是正常的,并且自己感觉良好,自我对话的时候非常放松,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完全正常的。
如果你觉得这种自我对话是迫于无奈的、让自己不那么舒服的、让你感到困扰的,那么s还是建议你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