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判断应该是很多人都得分不稳定的一个模块吧,偶尔全对但也偶尔爆冷的情形,估计应该很多人都经历过。
接下来通过8道国考真题,一起来梳理一下定义判断中用到的技巧和易错点,希望能出来有实质上的提分效果!
要说明的是,这里总结的技巧,是我们平时不太会注意的点,专门针对一些中高难度的题!
完美匹配——全同关系
定义判断的正确答案一定要对应全部的定义要素,并非是“3条中2条符合要求”就可以选,更不能采取什么“三短一长选最长”这种幼儿园小朋友猜题式的做法。
遇到看似高大上的选项更要注意,定义判断不是申论,不需要高大上,也不需要体现命题人的高风亮节。
这一个技巧通常用在排除了两个答案,只剩下两个在纠结的时候使用。
有的伙伴可能看不符合信息点的地方看得特别快,所以排除得也很快,那么剩下两个排不了怎么办呢?没有可排除之处时我们一定记得回归定义本身,去找最能和定义完美匹配的选项。
也就是说选项和定义一定要是全同关系,不能是交叉关系。就不要硬去找还有哪个矛盾地方可以排除,因为这个时候剩下的两个选项很可能都符合定义所给出的信息,只是一个选项只说了2个点,而另一个选项说全了3个点。
(18国考地市82题/副省89题)
定向调控指*府针对不同调控领域,制定清晰明确的调控*策,使调控更具针对性。相机调控指*府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决定当前应采取哪一种或几种*策措施,重在“预调、微调”。定向调控是“做什么”,相机调控是“怎么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相机调控的是:
(A)甲国*府于年初提出了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水平的“下限”、物价涨幅的“上限”等工作目标
(B)乙国*府提出“双引擎”策略:一是对小微企业、“三农”等市场主体“减负”;二是支持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建设,拉动投资。由各地制定具体措施
(C)丙国*府根据一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不同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契税、房贷*策
(D)丁国*府实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产权明晰的经济*策
分析:
浓缩「相机调控」的定义要素:根据市场情况,措施灵活,重在预调、微调、怎么做。A没有说「根据市场、措施灵活」要素;D说的是「调控领域的大*策」,里面的「自由市场」是*策的表现而不是「根据市场制定的灵活措施」。AD排除
B是易错项,虽然字数长度远远超过其他3个选项,但是这么多字描述的措施中都没有「根据市场」这个要素。该选项既「措施灵活」(小微、三农、公共产品服务等)又明确了「怎么去做」(让各地制定具体措施),但问题是缺少「相机调控」的关键「根据市场」,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样,是不成立的。C同时符合3个要素,正确。
当然,这道题也可以理解为:由“由各地制定具体措施”可知,B项给出的「双引擎」策略只是“是什么”,而没有讲怎么做,所以是不符合定义的地方,直接排除。如果你做题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一点,还以为“由各地制定具体措施”就是说的“怎么做”的话,或者你反应过来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归类这个“由各地制定具体措施”的话,你就可以用上面讲的那个办法,回归原定义准不会错,这是定义判断的解题核心。
认真审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理所当然”
这一类题的干扰项一般都设置得比较精巧,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敏感性才能避开这些坑,不能“想当然”,不要把自己事前或者的知识带进来,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小白做定义判断可能正确率更高的原因。
可能大家都曾苦恼过,刚开始学行测时定义判断根本不是需要重点复习的模块,正确率不低于80%那都是常事,可是怎么反而越学分越低呢?
(18国考地市83题/副省90题)
法律的当然解释是指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某一事项,但依规范目的,该事项应当被解释为适用这一法律规定。其解释方法有举重以明轻和举轻以明重。前者是指对于某一应当被允许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严重而被允许的规定,以说明其应当被允许。后者是指对于某一应当被禁止的行为,举一个情节比其轻微而被禁止的规定,以说明其应当被禁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法律规定禁止在公园采摘树叶,依据举轻以明重,在公园攀折树枝的行为应当被禁止
(B)唐律规定主人打死夜无故入人家者无罪,依据举轻以明重,主人打伤夜无故入人家者无罪
(C)法律规定禁止携带小型动物,依据举重以明轻,携带大型动物的行为应当被禁止
(D)法律规定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依据举重以明轻,15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分析:
这道题很容易误选D,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就有15<16的非常直观、强烈的感受,这个情况设置得也很自然,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认知,所以很多人就跳过了这点,与题干定义脱节了。
15岁以下,就是16岁以下的一种情况,无所谓“轻重”之分,也即无所谓举什么以明什么了。做题时一定要审题!答案选A。
专业术语和数据计算都是“纸老虎”!
出题人会有意识的选取一些高大上的专业领域材料和可怕的数据,来将我们注意力引到我们不熟悉的方面。
但是事实上,在判断选项的文字符合定义之前,我们通常根本不需要对任何数据花时间进行计算。而为了考试的公平性,定义判断里出现的定义都不会有偏向性的,反而是遇到本专业的材料时越要小心,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很容易掉进陷阱,这不是专业能力的测试,是只要是一个考生靠合理的理解都能做对的定义判断!
总之记住原则,任何定义判断题都要优先判断选项和定义要素是否相符,切记切记!
(16国考地市86题/副省81题)
著名科学家、科学史学家普赖斯提出:如果K代表参与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数,那么这个数字的平方根大致等于为这个领域做出一半贡献的排名在前的那部分人的人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普赖斯观点的是:
(A)某国出版协会统计了本国的期刊,发现与经济有关的期刊大约有种,所有与经济有关的科研论文中,有一半发表在其中的13种期刊上
(B)某县有20万农业人口,统计发现,过去一年全县的粮食总产量中,大约一半粮食产量是由位左右的种粮大户贡献的
(C)某组织统计过去一年全世界公开举办的音乐会的演奏曲目,发现所有演奏曲目是由大约位作曲家完成的,其中大约一半的曲目来自于16位作曲家
(D)某销售奢侈品的网店过去一年的访问量为10万人次,但去年全部的销售额中,大约一半的销售额是由其中大约位固定客户提供的
分析:
本题算是比较费时费脑的一题了,一是因为考察的是一个较为专业的科学观点,而且此类知识是大部分考生不熟悉的。二是题的定义和选项部分都较长,增加了理解难度,又加上属于选是题,让你选出符合定义的,一般难度肯定比选非题要高,我们需要一一匹配要素,使得本题耗时也变长了。要死的是,还这么多数据?潜意识告诉我们可能要计算吧?but!nono,这只是命题人诱导考生去进行计算的卑鄙技俩,就想骗你用时间在这里。
A和“人数”毫无关系,不符合定义。B中“农业人口”不等于“种粮人口”,农业人口除了种粮外,还有种植经济作物的,干畜牧养殖业的……种粮人口只是农业人口的一部分。C符合定义要素。代入精英≈K,可得计算结果为16=≈,正确。D明显错误,“访问者”不一定会去买产品,但是这里如果把访问者改为消费者,那就是正确的。这道题易错项B巧妙的将「农业人口」和「种粮人口」相提并论,我们如果没有意识到二者的不同,就容易跌入出题者精心设置的陷阱。
可能真有同学仔细对4个选项的数据进行计算,我们做完题可以验证一下:13=≈,=200≈20万,16=≈,=≈10万!!!也就是说,无论选项的描述是否符合定义,本题给出的数据都符合题干那位同志给出的公式。牢记啊,定义判断的核心在于对定义进行判断。
本题虽然乍一看涉及平方的计算,但在计算前也一定要先判断定义是否相符。可是我也不是说一定和数据无关,说不定今年命题人就把幺蛾子出在数据上,那么我们在首先看完定义后,再去看数据有没有问题,比如下面选出来的第七道题就是专门把设坑在数据的经典难题。
对关键词要理解准确透彻
不知道怎么具体解释这一条,需要结合真题去自己体会,抠字眼深入思考。
(17国考地市88题/副省94题)
参照依赖是指个体基于某个参照点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参照点之上,个体感受是收益,反之感受为损失。损失和收益的感知取决于参照点的选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参照依赖的是:
(A)张女士因为生育和哺乳不得不暂停工作半年,失去了很多客户,心里很苦恼,但看到自己健康活泼的儿子,又变得高兴起来
(B)小张原本对收入很满意,他听说跟自己同时进公司、现在同是项目经理的小李收入比自己高10%后,对收入没有那么满意了
(C)研究者设计了一项实验:告知被试者他们邻居的月水电支出比他们低,结果发现被试者下个月的家庭能耗显着降低了
(D)姐姐期中考试得了99分,期末考试得了95分,妈妈批评了她;弟弟期中考试得了75分,期末考试得了85分,妈妈奖励了他
分析:
浓缩“参照依赖”的定义要素:个体选一个“评价参照点”,然后根据同“参照点”的“对比感受”,来决定某件事物是收益还是损失。B的小张基于参照点“同时进同职位的小李的收入”,评价“自己原本满意的收入”。D的妈妈没有直接对比二人此次的分数,而是基于参照点“姐弟二人的期中考试成绩”,评价“姐弟二人的期末考试成绩”。
这道题算是定义判断里的高难度了,难点就在于AB的区分。很容易错选A,把张女士的感情变化单纯理解成了健康活泼的儿子对心情的影响,没有注意到这本身就是“评价的参照点”,A的张女士基于参照点“自己儿子的状态”,来评价“暂停工作半年造成的损失”,满足定义。
C项设置得较为隐蔽,需要根据关键词来认真琢磨。“被试者”基于被告知的邻居的水电支出的信息,做出了降低自己水电支出(减少家庭能耗)的行为,形似神不似:实验强调的是“被试者”对外界输入信息的行动反应,但是被试者作出这个行为的原因没有交代,有可能是别的可能的因素,例如从众、趋同等,至于这个原因是什么,不需要我们深究
。再者,定义的原话是“个体基于某个参照点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参照点之上,个体感受是收益,反之感受为损失”,也就是说,存在着个体的感受!本题ABD三个选项明确提到了情绪感受的变化,分别为苦恼→高兴,满意→不满意;批评→奖励,只有C只字未提个人感受,根据找不同的基本方法,我们也可以把C给倒逼出来。
当然,这道题还是要重点理解“参照点”的含义,对于弥足珍贵的国考真题,选对答案本身不是我们的目的,每年也就这么十几道真题可供我们挖掘,所以一定要把每道题都嚼碎吃透。
定义心在逻辑
定义和逻辑不分家。
推理判断部分,推理部分图推和类推,判断部分定义和逻辑,可见命题人这么划分也是告诉我们定义和逻辑是有着相似解题脉络的,不可完全隔离。
下面这道16年的真题就是虽身在定义心在逻辑啊,题干结构完全就是逻辑判断里面的推理题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叶龄指数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的设问,可以统一替换“一定能够推出的是”,毫无影响。
所以说,这也是一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纸老虎题型,我们要首先从心理上战胜它们!
遇到这种特别的题型时也不用刻意去代入方法,自然去解即可。
(16国考地市98题/副省级93题)
叶龄指数指的是禾谷类作物主茎已出叶数与最终总叶数的比值,是衡量作物生长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叶龄指数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稻谷的叶龄指数与其生长进程成正比
(B)荞麦的叶龄指数越大则其产量也越高
(C)小麦的叶龄指数最大值为%
(D)玉米的平均叶龄指数大于高粱
分析:
是的,你不用怀疑我选错题了,这就是一道纯正的定义判断,它来自于年的国考行测真题。不看出处的话,我都还以为这是某机构自己出的模拟题。好了,言归正传,看题!由于题干和4个选项很明显都是禾谷类作物,因此这不是考点,不考虑。浓缩一下其他要素:
叶龄指数=已出叶数/总叶数,是生长进程重要指标。
在做逻辑判断时,要对我们不熟悉的、不易理解的复杂陌生概念进行化简。这个题也是一样,可将“总叶数”看成为固定值片,那么“已出叶数”是多少片,生长进程就可以看做百分之多少。
A是本题易错项,如果改为“稻谷的叶龄指数与其生长进程有正相关关系”,那么A就是对了,因为原文只提到了“叶龄指数是生长进程重要指标”,但是否成正比并没有提到。正相关和正比的区别不清楚的话,可以百度一下。或许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在我们刚才假设的前提下,如果题干说了这样类似的信息的话,我们就说是有“正比关系”的:从1片长到2片、从2片长到3片……直到从99片长到片的时间必须完全相同,这才叫正比关系。而题干不是这样说的
B,叶龄指数与产量的关系是无中生有。C正确,可能有的小伙伴一眼看过去,不明白为什么突然杀出一个“最大值”来,但是我们换个表达去理解,C如果改写为“叶龄指数不会超过%”,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呢,所以无论定义、逻辑、言语,甚至于申论,表达都很重要,影响着我们的第一认知,要是第一下子就蒙住了,再怎么看定义找信息进行对比也没法排除,因为你就没有get到这个点。那么这么解决呢?做题积累,找个小本本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还要每个选项刨到底。
至于D,根本未对二者进行比较,排除。
这道题要做对,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要理解透彻“正比”这个词,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明白为什么不能选A。其实这一点可以积累起来,言语细节题里也是充分的可以出类似的细节判断的,就看我们有没有对这个词的知识储备了。16年的这道题虽然只是一道小小的定义判断,可是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没整理前不知道,一整理定义真题才知道定义判断真的不是个可以忽视的“小模块”,真的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的思维方式同样可以借鉴到逻辑和言语里。好了,这道题的分析就到这里了,继续往下走!
定义很陌生?简化概念
遇到定义不太符合平常的认知、很陌生的时候。
首先,要稳住!
其次,紧盯定义表述里难理解的那部分说明,在下面真题里难理解的部分如“对机器丁30%…的回复有10%的…不能…”,这是在讲什么*?!这时,一定要浓缩信息点,简化概念,将要素转化为容易理解的概念。但是需要记住和强调的是,定义判断题不一定符合常识或直觉。看一道真题来具体理解吧。
(16国考地市89题/副省94题)
图灵测试是指测试者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被测试者有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者确定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中的测试一定通过了图灵测试:
(A)对机器甲40%的答复所有人都确认其为机器
(B)对机器乙60%的答复测试者能确认其为机器或人
(C)对机器丙30%的答复有90%的某小区居民确认其为机器
(D)对机器丁30%的答复有10%的某校大学生不能确认其为机器
分析:
观察选项,一眼看到的是数字,而且数字还不同!不要慌,因为我们可以立即确认考察点只涉及答复和人群的识别比例,与什么隔开、装置、随意提问这些信息点统统无关。帮助我们筛选重点,出现数据了也是好事!
过滤出和“比例”有关的要素:通过图灵测试→超过30%答复不能确定人或机器
A的话,可以得出“60%的答复有两种情况,分别为:①确定其为人;②不确定其为人或机器”。尽管A的①和我们的直觉感受似乎不那么符合,但对于定义判断,我们就简单地考虑是否符合题干定义即可。但是我们不知道①②的比例,即不确定②的比例是否超过30%,因此A不一定通过测试,不一定!所以排除,因为问的是“一定”。
B的话,可以明确可知道「40%的答复不能确定其为人或机器」。符合“超过30%答复不能确定人或机器”的定义,正确。
要区分和理解AB的话,就需要注意A里的“都”和B里的“能”两个字的差异。
C的话,可以得出“30%的答复,10%的人确定其为人或不确定其为人/机器,另外70%的答复情况未知”,同样无法断定其是否通过图灵测试,原因同A,排除。
D的话,可以得出“30%的答复,90%的人能确定其为机器,另外70%的答复未知”。同样无法断定其是否通过「图灵测试」,原因同AC,排除。
CD里的90%是对这30%的机器进行答复的居民人数中的90%,是干扰数字,直接忽视即可。
相对于定义判断的整体难易度来说,本题难度真的可以说是相当的高了,主要原因在于考察的细节表述不尽很多,而且还真的很绕口,如果耗时2分钟以上的话,建议直接跳过,为数学和资料留时间。毕竟这类定义题太少见。
看准看全信息点
这样的题难度最低,就看细不细心了。
比如“学校不是企业”这个经典的坑,估计大家也不会再跳了;主体说是*府,那就一定不能出现企业;说是针对“同一个数据的不同水平”,那就不能是“不同的数据”;说是要“经过申请”,那就不能是“直接颁发”等等。需要我们不断的做题,在做错题的过程里不断的积累,掉坑里多了,下次也就能看出坑在哪里了。
干扰性质的宏观描述
定义是给了,信息点也有好多,但都是些只起干扰作用的宏观描述,几乎没有啥实质上的帮助。这样的题就不要老老实实的看题干、分析信息点,简化要点更是使不得。
要先看设问怎么说的,再见机行事,选择性的去理解定义,做题也要有“眼力见”!不要太死板的取用上面的“简化法”。要因“题”制宜,灵活选择破题的方法。
(15国考地市95题/副省89题)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内部信息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包含时间知觉信息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分析:
本题为考察定义词“时间知觉”的“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这个较为难懂的宏观定义,定义是极其复杂,难度较高,好在这是一道选非题,大致看一下题干,发现我们只需找到不包括计时工具、外界周期性变化、内部有节奏的生理心理变化的选项即可。
B项「三更」、「五更」是外部信息的计时。C项「阴晴圆缺」属于外部信息的宇宙的周期性变化。D项「月出」是月亮出来的意思,可以看做是外部信息的宇宙的周期性变化。B、C、D三项都包含了时间知觉信息。A项「东边日出」是「东边阳光灿烂」的意思,描写的是天气状况,不能体现时间信息;不确定是时间还是天气什么的话,就和后边的“雨”,明显是天气,不包括上述的任何一种要素,不符合定义,因此就选A了。
本诗借助江上忽晴忽雨的天气来反映热恋青年男女的内心,“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双关手法非常巧妙。“东边日出西边雨”不是规律性的事物,不像月出一样在某时某地一定会发生,因此不属于“时间知觉”。
这道题的宏观定义就比较复杂难懂,属于常见的干扰考生思路的出题方法。命题人在大多数时候给出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帮助的,特别是言语和数学题里,没有“无缘无故”被给出的字词,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们解题;但是,对于定义里出现的这道题一样的情况就当别论了,老老实实分析宏观的信息容易把自己给弄得更迷惑,拖慢时间,要快刀斩乱麻,迅速了解命题人意图,对应着找信息点,这是保证快速解题的关键。
“潜台词”要读懂
要学会读出选项中表达的隐藏含义,比如11年国考的第96题正确答案D选项,需要注意一个隐藏条件,D说“小李同意按照编辑意见修改稿件”,那么这句话隐藏的前提就是“编辑建议修改稿件→小李同意按意见修改”,也就是说,D的前半句话隐含了编辑的修改要求,所以D看似描述的是小李对编辑的要求,实际是双方都提出了要求,然后按照对方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
符合定义里面的“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点。选项隐含的条件一定要读出来,否则很容易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