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来自佛洛依德的自我与本我总有人比
TUhjnbcbe - 2023/8/6 21:16:00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关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大概在心理学里无人不晓,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他还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自我与本我》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著作,发表于年。他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做出了革命性的描述。这本书自出版后已经有了多个版本,我现在手里这本是《自我与本我》的精装典藏版,书中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作了专门的分析。书中弗洛伊德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以及“潜意识”“欲望”“群体”“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等一系列心理学领域重要的概念。

首先人的心理可分为两个部分:自我和本我。自我,代表理性和常识,能够接受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因此,它根据唯实原则行事,它的大部分精力用以控制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它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它提倡通过迂回的途径来满足这种要求。

本我,则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它是由遗传的本能和欲望构成的。在本我中,充满着发自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它们始终力图获得满足。因此,本我,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它完全受唯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寻求满足。

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像骑手和马的关系。其次,在自我中还能作进一步的区分,这就是分作自我和自我的典范。后者被进一步明确为超我。超我是人性中高级的、道德的、超个人的方面。它也是人们通常说的良知、自我批判能力一类的东西。它代表人内心中存在的理想的成分,因此也叫自我的典范。它以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

弗洛伊德早期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所以他的观点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错误倾向,它们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泛性论倾向。弗洛伊德早期用性本能的作用来解释神经症的起因,在那个特定的领域中这也许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至少可算是颇有创见的一家之言。可是,他在后期却进一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一切人的行为,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流露出十分清楚的泛性论倾向。其次,他的理论也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理论。他把非理性的情绪、本能、欲望提高到了首要的地位,把它们当作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第三,当他把本能、欲望等一些先天遗传的心理倾向作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时,忽略了外部世界、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人的行为所起的决定性影响。从这方面看,他的思想有着唯心主义的倾向,也就是书中的“超越唯乐原则”。

《超越唯乐原则》人们原先以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原则,即寻找快乐和满足,因为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可是,弗洛伊德经过研究移情现象发现,即便在唯乐原则占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某些方法和手段,足以使本身并不愉快的事情成为人心中追忆和重复的主题,有某些超越唯乐原则的倾向在起作用,这就是强迫重复原则。本篇文章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强迫重复原则的存在,第一次把本能概括成两大类且指出它们的对立作用。

强迫重复原则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要求回复到过去,这也正是由本能决定的。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是保守的。生的本能也是性本能,是安静状态的破坏者,它们不断产生出其释放一种愉快的感受的张力;死的本能仿佛是不引人注目地发挥其作用的,是破坏性的。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并存,使得人的生命运动历程总是带着动荡不安的节奏。

弗洛伊德指出,若是将患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分析、诱导出来,那将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这些是弗洛伊德早期研究的方向,然而,到了年之后,他的研究进入了人们通常划分的后期阶段。他晚期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一般化,研究的对象从神经症患者扩大到了整个人类。从这个角度看,弗洛伊德使他的研究哲学化了。

在《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中,弗洛伊德表达了在群体中,个人的特殊的后天习性会被抹杀,他们的个性也会消失,同质的东西会淹没异质的东西。在群体中智力功能遭到群体抑制而情感性得到增强,群体会变得暴躁、冷酷。

使群体得以构成和稳固存在的关键因素是力比多联系。力比多是从情绪理论中借用来的一个语词,我们用它来称呼那些与包含在“爱”这个名词下的所有东西有关的本能的能量。为了说清楚问题,弗洛伊德举出了两种认为构成的集体作为例子:教会和*队。

还提到了自居作用,自居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还提到了对爱的理解,当我们陷入爱之中时,大量的自恋力比多溢到对象身上。我们爱他是因为他具有那种我们自己的自我所力求达到的完善性,通过曲折的方式把他作为一种满足我们的自恋性的手段。

读完《自我与本我》这样的书籍可能还不理解,那么需要我们多读几遍。总有“人”比你更懂你,而这个“人”或许还是你自己。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自佛洛依德的自我与本我总有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