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为什么总有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和行为以及说不清楚原因,其实,这都与人的心理有关。
如果你知道巴纳姆效应,就会明白算命先生的话适用于多数人;如果你知道投射心理,就会懂得你眼中的一切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心理学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存在于生活中。人的行为都是由心理支配和指导的,许多现象的背后,都反映着心理学法则,也藏着深层的心理动机,而这些东西我们自己很多时候都浑然不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去了解心理学。
1、科普一下心理咨询
(1)是不是有病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错!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30%的人会定期看心理咨询师,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你能说这么多人全有病吗?悲伤和困苦是生命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人人都会遇到,如果压抑在心里解不开,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面向的是正常的群体,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情绪、沟通、困恋困扰等。至于那些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精神障碍等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畴,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2)是不是遇到问题,就能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天,让他帮忙出个主意?
错!心理咨询真不是聊天那么简单,会谈不过是一种形式,咨询师会更多地倾听,秉持“中立”的态度,让来访者发现和看到自己的问题。至于最后要做什么样的决定,咨询师是不会直接给出建议的,他们的工作是助人自助,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让他们做出改变的决定。
(3)有朋友是心理咨询师,让他给自己做咨询不是更方便?
不可以!心理学专业的朋友只能给你一些建议,但不能做你的咨询师。咨询过程要避免双重关系,否则会违背资讯伦理,也影响疗效。
(4)心理咨询师天天接收情绪垃圾,会不会抑郁?
别担心!心理咨询师有自己的督导老师,会定期帮他们处理情绪困扰。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和了解,一旦心理出现警报,也会动用自己的心理资源,去寻求解决之道。
2、你是心理学家?给我催眠吧!
“你是学什么的?”
“心理学。”
“你会催眠吗?”
“不会。”
“你不是学心理学的吗?”
“谁说学心理学,就一定会催眠?”
你是不是也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心理学家都应该会催眠术?真这么想的话,可能是你电影看多了。有些电影在描述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时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扭曲,让人对心理学的认识产生了误解和片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会催眠,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现实中绝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有人对催眠心存恐惧,担心在这种状态下自己无法说谎,会让所有的秘密暴露出来。
放松点儿吧!催眠不是非要你说出真相的魔术,在催眠的状态下,受术者不会完全丧失个人意志,依然可以说谎,且谎言未必能被检测出来。同时,受术者依然有很好的自我保护与自我控制能力,不会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想要通过催眠了解他人内心的隐私,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除非他愿意告诉你。
你永远无法催眠一个不愿被催眠的人
(1)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
这个问题,真的是因人而异。面对同一个催眠师,受术者的敏感性也是有很大差别的,5%~20%的人不能完全被催眠,大约15%的人很容易被催眠,大多数人介于这两者之间。临床催眠实践证明,注意力集中、身体易于放松、感受性高、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2)什么样的人不能被完全催眠呢?
6岁以下的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很难进入催眠状态;受术者本身有精神疾病,思维混乱,精力不够,抑或是智力低下,自然也无法全身心地听从催眠指导语;还有本身极端抗拒催眠的人,也不可能将其催眠。
总而言之,催眠是一个“两情相悦”的事,你永远无法催眠一个不愿被催眠的人,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道理如出一辙。
3、认知失调:为什么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伊索寓言》里这个说葡萄酸的狐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那这样“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究竟是什么心理呢?
年,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即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形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中,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求而不得的,此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为了重新达到心理平衡的状态,我们必须想办法去降低目标的诱惑性,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当然了,也有人不说“葡萄酸”,而反称“柠檬甜”,这也是对于认知失调的调节方法。我们都知道,柠檬是酸涩的,可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哪怕它再不好,也要说成好的,不然的话,心理就太不平衡了!有谁愿意让自己难受呢?
如何减少认知失调?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通常就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办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一般来说,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四种:
第一种方法,改变态度。以减肥为例,改变自己对减肥的态度,让它跟以前的行为保持一致,如我喜欢美食,我不想真的戒掉它。
第二种方法,增加新的认知。如吃东西能减缓我的压力,让我保持愉快的心情。
第三种方法,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如享受生活和美食,选择健康,比节食减肥更重要。
第四种方法,改变行为。如我会加强锻炼,把吃掉的东西消耗掉。
来源:《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舒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