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地铁是人在在城市之中穿行的常用交通工具,经过长时间的旅途和工作,人人都想在公交地铁上能够找到一个位置让自己休息一下,但是除了部分冷门的线路,基本上每次座位都是满的,能不能坐上座位似乎成为了一种看谁运气好的比拼。实际上这里是有道可循的,可以通过分析大多数人的心理来判断谁要下车,进而提高提升自己能够坐上座位的概率。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常坐公交地铁的人,已经通过自己总结的经验大大的提高了自己坐上座位的概率。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总结的经验,提升一下普遍大众的上座率。
抓住两个关键的节点来观察:语音播报站点时和车辆进站减速时
在这两个时候人最容易显露出要下车的特征,因为这个时候人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别的上面转移到“到站下车”这个问题上,而对于那些没有到站的乘客来说,这种观念只是在脑子中过一下便立即继续做刚才正在做的事上。所以不用一直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破绽,还怪累的,只需要在这两个时间点上抬头扫视一圈便可以大概判断出方向。
在以上两个时间点上,快要下车的人更爱做小动作或者频繁进行无目的行为
如果是不下车的人是在这两个节点上是不会在意周围的变化而继续做刚才的事,只有那些心理有活动的人才会改变原有的行为。
那些心理活动强的人
这时候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动作:把手机揣兜里、、深吸一口气、没事儿挠挠头扶扶眼镜、整理包裹,互相聊天说快要到站了等等一系列比之前频繁的小动作。总之就是给人一种原本挺安稳,一听到报站便两眼放光的感觉。
而那些心理活动稳定的人
这时候则会进行:频繁的重复性的无目的的划手机屏幕、望着一个地方发呆、简单的环视一圈看看人群的位置、等等一系列没意义的举动,以此来度过下车前的最后时间。
靠门的乘客大概率在线路中间下车,靠里的大概率在线路两头下车
因为根据人的心理,靠门的座位:出入会比较方便;无论干什么会被更多人注意到,很不自在;会在上下车的时候人流量贼大。因此最适合想在线路中部,这种想要下车方便也没打算坐太长时间的人去坐。
而靠里的座位:初入不方便,下车时很有可能最后一个下车;没什么人,心理压力比较小;上下车的人流量对自己的影响最小。因此最适合想在线路两头下车的人去坐。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经验,都是通过分析我自己坐在座位上的心理而逆推出来的,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生活常识,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