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学习兴趣》
(一)考查知识点:兴趣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难度低。
(二)备考策略: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考查的重点,案例一般要求站在教师的角度论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当案例涉及具体的教学情境时,作答时应结合材料里的具体措施,针对每一点展开详细叙述,回答要有针对性。
材料与教学情境联系不紧密或脱离材料直接考查相关知识时,可简要回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案例中点明了学生的学段,考生要针对性作答。
(三)典题示例:
四年级学生小刚特别喜欢养小动物,妈妈也很支持他,给他买过蚕宝宝、小仓鼠、小鸟龟等,但小刚时常会带小动物去学校,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班主任李老师了解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组织同学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小刚和其他小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照料,小刚不仅学习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还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还改掉了拖拉、懒散和马虎的毛病,养成了勤奋、自律、认真的好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对各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同学经常在一起合作探究,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来,小刚写的作文《我的“好朋友”—小仓鼠》,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答案
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班主任李老师成立动物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本案例中李老师引导小刚将对动物研究的兴趣与学习兴趣相结合,提高了小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刚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是对外部活动感兴趣,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兴趣,李老师组织的动物兴趣小组,满足了其了解动物的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案例中李老师没有批评小刚把小动物带入学校,而是肯定了小刚对动物的兴趣,并成立研究小组来强化小刚的这一兴趣。
(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案例中李老师利用小刚对动物感兴趣成立兴趣小组,使小刚改掉了拖拉、懒散和马虎的毛病,养成了勤奋。自律、认真的好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对各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利用了兴趣的迁移。
共勉: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