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很多文章提到了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报道,那就是经常有消极思想的人很容易患上痴呆症。
长期悲观的思维模式会在大脑中堆积有害沉积物,甚至长期以往下来人们的认知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认知能力的下降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有关联,所以这篇报道的大致结论就是:“长期的慢性的消极思维很有可能会增加痴呆症的患病风险。”
那么,长期的抑郁与焦虑又会带来哪些消极的认知问题呢?长期悲观的人更容易患上“痴呆症”,原因有两点。
催生反刍思维
患有焦虑症的人认知能力有所下降,《大脑修复术》一书则提到,全世界目前为止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焦虑症的办法就是认知治疗法。
在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让患者明白,焦虑本身就是一种消极不现实的认知方式。在这种情绪之下很容易催生其他不健康的认知,比如反刍思维。
在做出某件错事时需要反思,这种内省让我们不断成长,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然而反刍不同,反刍思维是一种精神能量消耗,它让我们经常沉迷于做错的事情里,一直对这类负性事件所产生的后果以及自身的消极情绪状态进行被动反复的思考,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认知。
长时间将自己封锁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很容易陷入思维反刍,那些长期焦虑并且习惯用消极的情绪思考问题的人也很容易催生这种不健康的认知。
反刍思维是焦虑的一个典型思维特征,要想有效解决这种认知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细化日常目标。
《大脑修复术》表达的简洁明了,你每天有很多工作和任务要完成,但是你脑子里一直在想,失业怎么办?没有工作该怎么办?越焦虑越反刍,越反刍越焦虑。
在你一直反复担忧的时候,没有血液能提供到你的大脑里帮你解决实际的问题。
之所以要细化目标,是为了让我们每天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本应完成的任务,有规律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样你就不会经常去思考一些无法掌控的事情,也不用在大脑里反复思考可能会发生的好或者不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不再焦虑的你也不用再精神内耗,大脑自然能很轻松很有能量地完成很多任务。
问题决策能力受限
决策能力是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并根据决策完成行为的能力,一位心理专家提到:“一旦焦虑控制住我们的头脑,我们就没有办法成为清醒的信息收集者,更没办法成为清醒的决策者。”
有些心理悲观的人常常否定自己,习惯从最坏的角度考虑问题,《常识赢天下: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提到,有些人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他们常常全盘否定自己,很容易因为做不好一件事就陷入在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
在这种自创环境中,他们只会越来越崩溃,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个情绪积极的人,他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会因为过度紧张从而没有办法全面看待问题。
情绪积极的人在思维运转或者问题决策时都没有压迫感,他的思维环境是非常安全的,往往能进入全神贯注、忘我的心流状态。
焦虑的特征就是让人无法集中精力,你的思维是混乱复杂消极的,没有方法从客观角度衡量利弊。
《常识赢天下: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提到一种方法来解决因为焦虑和消极情绪影响的问题决策能力,那就是反向思考能力。
说直白一些,就是不要将自己看得过于重要,没必要将自己视为某种圈子或某种关系的枢纽核心,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其实和他们一样,都是会犯错误的普通人,别人有时候并不会对因为你的错误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念念不忘。
“拥有这种反向思考能力,你会有勇气面对你身边的事情,接受客观现实,你可以拥有一个平衡的心态与健康的情绪,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长期消极情绪的堆积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能力,说简单一点就是长期丧或抑郁人就会变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下降,我们大脑认知机能受到的损害越来越明显,患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不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想要“变聪明”的前提就是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TheEnd-作者
汤米编辑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A.,Scholl,S.G.,Bless,H.().Beautifulmesseffect:Self–otherdifferencesinevaluationofshowingvulnerabi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