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解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化常识你听说过内发论与外铄论吗
TUhjnbcbe - 2023/4/8 9:59:00

内发论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总体上归纳而言,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譬如孟子,是我国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认为人的本性中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品性的根源,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孟子曾说:“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因素给予的,而是人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格赛尔曾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实验对象A在出生后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练了8周,另一个实验对象B在出生后第53周开始练习,每天也是10分钟,练了2周。那么来猜下他们两个谁爬楼梯水平好些?大多数人肯定认为A比B要好,因为练习时间长。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练习时间短的B在10秒内爬上特制的五级楼梯最高层,而练习时间长的A则需要20秒。

作为实验者格赛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实验的启示告诉我们: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认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

外铄(shuo)论,又称外塑论、经验论等,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与形式。这里的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代表人物洛克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张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由此形成“白板说”。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华生认为,环境与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教育是万能的。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内发论与外铄论的结合,形成了“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和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由于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所以说,个体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笔者更倾向第三种观点,你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内发论人物补充说明:

(一)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优生学的创始人,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只起引发作用。

(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三)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四)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作者:芦荟之探秘生活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常识你听说过内发论与外铄论吗